城市晚报讯 9月,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交警部门倡导学校多组织交通安全活动,同时,建议家长为孩子们购买带有反光材料的书包、衣物等,这样方便驾驶员们及时避让。

昨日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按照公安部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9月份,我省全面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并对中小学生量身打造一系列的课程,希望孩子们提高安全意识。

1、要设计、使用适合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课件、教具等宣传资料,以如何安全走路、安全骑自行车教育、乘坐公交车及私家车为主要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2、通过召开家长会、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对每一位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提示。

3、组织集中学习活动。各地交警部门组织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参加不少于2天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知识学习,强化职业道德,增强责任意识。结合本地区案例,重点宣传农用车、报废车载人,超员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的危害,教育学生如何辨别违法运营、超员车辆和“黑校车”。

4、各地教育、公安交警部门组织中小学生亲身参加一次文明劝导活动,上路劝导行人遵守斑马线。同时,结合“护卫天使”行动,积极发动、征集基层组织、学生家长、周边群众等社会力量加入交通安全志愿者队伍,加强校园周边规范停车、文明礼让志愿劝导。

5、开展远离危险体验活动。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开展一次校车安全演练,针对校车起火、发生交通事故等危急状况开展逃生演练。

6、开展一次文明安全乘坐公交车体验活动。主要针对新入学的小学生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让学生、家长共同学习汽车盲区、车辆制动距离等安全知识。

7、倡议新生家长或监护人陪孩子熟悉上下学路线2至3次,示范过马路要“左看、右看、再左看”。倡导家长、监护人为小学生购置带有反光材料的书包、衣物,提醒、警示驾驶人及时避让。 (记者 陶彬/报道)

作者:陶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