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妇人的智慧

单从长庚要长生陪他去相亲的这件事上就能看出长庚是个老实坯,怎么能让长生陪着去相亲呢?长生长的多风流熨帖呀,眉是眉,眼是眼,一张皮肤像妹头一样细白。而长庚呢,虽说也不丑,五官也周正,可有个缎子一样的长生在边上衬着,就衬出了长庚的粗糙和木讷来,这是白米和糟糠的区别,是玉和石头的区别,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后生原来也像花,是不能放在一起比的。

相亲的结果是绫罗相中了长生。

凤娥现在又成了长生和绫罗的媒人,长生的爹娘本来是不打算急着给长生娶人的,长生还小,才23岁,加上大儿子去年刚娶媳妇,手头也紧。可凤娥不是说绫罗看上了长生吗?长生的娘是精明人,知道这是桩便宜事。打蛇随棍上,反正早迟长生要娶人的,既是妹头看上了后生,那彩礼总要少要些,订亲的麻糍呀,谷酒呀,猪肉呀,总要少要些,不少要?不少要我就不娶。你绫罗已经24了,比我家长生还要大一岁,又是你藤来缠我树,不是我树去缠你藤。老两口躺在床上,嘀咕了半夜,兴奋得很。第二天一早又把女儿长玉从石桥镇婆家叫了回来,长玉在家中是老大,嫁的老公又能干得很,在酒厂做事拿公家的钱,所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长生娘都喜欢和女儿商量。长玉说,这是长生娶老婆,行不行的还不是他拿主意。可长生能有什么主意?长生的魂在相亲的那天就被端茶送水的绫罗勾走了。

但长生的娘还是过了好几天才回的凤娥。急什么呢?这是该拿一把的时候,就是要凤娥和绫罗屋里看出他们的犹豫和为难来,看出他们的不情不愿来,这是乡下妇人的智慧,乡下的妇人不像城里妇人那样有见识,但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本领却是天生的。长生的娘对凤娥说,婶子我倒是想娶的,儿子大了,我们也老了,肩上的担子早卸一天是一天,可屋里的境况你也知道,长福去年娶了人,今年生儿子又替他做满月,哪还拿得出彩礼钱呢?长生娘话里的意思,凤娥也是懂的,但凤娥是中间人,一边是娘家,一边是婆家,两边都是要帮的,两边的面子也都是要顾的,所以凤娥的话说的珠圆玉润,凤娥说,是呀,接二连三地做喜事,手头是难哪。可长生和绫罗那妹头不是有缘分吗?缘分到了,做大人的再难,借钱背债,还不得给他娶,婶子呀,这也是你屋里的福气呀,长庚娘不是还想不着吗?

凤娥的话,长生娘爱听。长生娘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有福气的女人,老公虽说本分忠厚些,可知道疼惜自己的女人,一辈子一根指头也没舍得弹过自己,三个儿女也生的高高大大,排场的很,儿媳也争气,进门就生个孙子。现在长生呢,还有本事把长庚的老婆抢了过来。想到长庚娘一张黄脸气成了一张青脸的样子,长生娘甚至都忍不住想笑了,心里实在骄傲得不行。

骄傲的长生娘有些上了凤娥的当,就爽快地让凤娥去陈家湾拿礼单。这是这地方的风俗,双方有意结亲了,就让媒人上女方家要礼单,礼单上是女方家开出的结婚的条件,要几多酒,几多猪肉,几多钱,几多金子,都一项一项地写在上面。

明日请看:长生的娘在给绫罗戴戒指的前一分钟还在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