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日内瓦10月17日电(记者刘美辰 王昭)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17日发布《2013年世界灾难报告》,称2012年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和受灾难影响的人数为过去十年最低,并强调充分获取信息和技术对人们应对灾难、幸免于灾难和灾后恢复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该报告着眼于技术在推动人道主义行动和提高人们灾难恢复能力方面的潜力,认为在紧急事件发生后最初的数个关键小时内,大部分幸存者的生命是由身处事件发生地的人拯救的,但在最初实施救援的这些人中,有很多人无法获得诸如早期预警系统等基本的救生信息和工具。

该报告强调,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受灾群体的自助能力,但这些技术的“可及性极为不平衡”。报告把这种不平衡称为“数字鸿沟”,并指出这在全世界大部分灾难易发地都是一个突出问题。

报告的编辑帕特里克·万克指出,尽管2012年受灾难影响的整体人数下降,但最贫穷国家的受灾人数却出现增长,其数量超过了3170万人,而他们往往接触不到技术。

该报告警告说,人道主义机构日益把新技术用作了解受灾群体需求的信息源,但这存在着忽视没有获得新技术渠道的群体的风险。报告敦促私营部门、人道主义机构、政府和地方社区共同合作,确保公众和救灾人员能够充分获得技术。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秘书长贝克莱·格莱塔当天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我们希望灾难易发国家的政府和受灾难影响的民众能够利用天气预报软件、卫星图像和公众警告系统等技术,提高应对灾难和灾后迅速恢复的能力。”

(原标题: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强调技术在应对灾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