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已经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讨论,海外经济学家和观察家纷纷在第一时间发表看法。不过,与会前较高的论调相比,国际分析人士对会后公报的解读存在分歧,还有人认为公报内容不够具体,不及预期。

其实对中国来说,无论是“不虞之誉”还是“求全之毁”,都是其经济重要性的反映,应以平常心对之。国际社会对这次会议前前后后高度关注的现象本身,也是中国经济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要深入理解三中全会公报所释放的改革信号,需提防两种误判倾向:其一,是不切实际地希望中国全部改革难点能在三中全会“毕其功于一役”;其二,是在未获取全面信息的情况下过于草率地对中国改革失去信心。

在会前,海外分析普遍将关注焦点集中在金融、土地、户籍、国企和财税等领域,并期待三中全会能立刻拿出具体明确的改革措施。由于公报对金融、户籍等领域的改革着墨不多,引发部分猜疑。然而,这种过高、过细的预期本身,就是对中国经济的一种误解。从过往看,三中全会一般只做纲领性部署,鲜会涉及具体改革措施,通常只是开启一系列改革的大幕,而不会将整套具体改革措施“和盘托出”。例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两年后,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确立。

因此,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公报未包含细则,不应被视为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美国一位知名中国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迪也认为,公报已指明了改革方向,公报中的纲领将有待更多具体内容来填充。

事实上,不少海外媒体和分析人士已注意到这点,并开始将关注方向转移到即将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上,以及未来可能出台的更多细节改革措施。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资深中国经济研究员杜大伟说:“三中全会公报中加快改革的意图十分明显……尽管有些领域的改革没有详尽描述,但未来一段时间将逐步明确。”他认为,这些领域可能包括户籍、土地和金融市场改革。

虽然海外舆论对会后公报的反应存在分歧,不过总体上对中国改革前景依然乐观。应该说,三中全会公报突出强调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一市场化改革方向下,应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抱有坚定信心。但同时也应意识到,全面系统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稳中求进”的改革基调不会变化。因此,在对中国经济拥有信心的同时,还应对中国改革抱有更多耐心。

正如瑞银全球资管首席策略师爱德华·邦对记者所言,从全球大图景看,随着美、欧、日经济起伏,未来3到5年内全球经济版图或将出现新变化。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机”非常好,中国决策层需更审慎地把控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全局,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谋算长远。据新华社

■声音

市场“决定性”可理解为发信号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甫一公布,就成为国际关注重点。而在这个重点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成为几乎所有国际媒体和观察人士聚焦的一个关键词。看似“巧合”,实则不然,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共同“兴奋点”。

“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来自公报的阐述令外界瞩目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这一市场“决定性”的提出,将助推中国经济从旧有的要素投入模式向效率驱动模式转换,从而为“新的增长动力从何而来”的问题带来答案。

有国际观察家注意到,在约5000字的三中全会公报中,22次提到“市场”。除了数量可观,敏锐的海外人士更捕捉到关于市场表述的重要细节变化。

英国《金融时报》则认为,中国政府承诺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出信号: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结束政府影响价格形成的做法。据新华社

公报很多表述其实是“虚实相济”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目前的经济改革是治理的创新和实践。”海外媒体曾这样论述。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则以近十处“治理”作出回应。从统治、管理到治理,海外媒体和专家不仅注意到中国决策层执政思路表述的些微变化,更据此感知中国未来社会经济改革的温度和方向。

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少海外媒体注意到,中国执政党关于国家治理的很多提法都是首次出现。

“从会议公报看,中国完全展示了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变的决心。”委内瑞拉经济学家路易斯·奥利维斯说。

日本大和总研常务理事金森俊树告诉记者,公报虽然没涉及太多具体经济改革政策,但已明确展现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意愿。一些海外媒体注意到,公报很多表述其实是“虚实相济”,既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重大定性描述,也有相应的制度和体制设计作为支撑。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