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 国际财经一周大事回顾(2013年12月29日-2014年1月4日)

12月29日

法国宪法委员会批准今明两年内对年薪超过100万欧元(约合137万美元)的个人征收高税率的“特别富人税”。这一新税种将涉及470家企业的1000名员工,每年可为法国政府带来2.1亿欧元(2.9亿美元)收入。

12月30日

美国智库专家和财政部前官员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快批准基金组织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符合美国经济利益。

12月31日

标准普尔公司发布的标普/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10月份美国大城市房价继续上涨,但环比增速放慢。10月份,美国10大城市房价指数和20大城市房价指数同比均上涨13.6%,为2006年2月以来的最高涨幅;环比均上涨0.2%,低于前一个月的0.7%。

美国经济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公布的报告显示,12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连续三个月下降后反弹。12月份大型企业研究会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8.1,高于11月份修正后的72.0,也高于市场预期。

1月1日

拉脱维亚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继爱沙尼亚之后第18个欧元区成员国。

为充分填补就业岗位空缺、促进就业,欧盟宣布,即日起解除对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劳动者在欧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限制。

1月2日

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德国经济缓慢复苏,劳工市场表现稳健,就业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2013年德国就业人数达到4178万,新增就业人数23.2万,同比增幅为0.6%。但与2012年的增幅1.1%相比,就业增加势头有所减弱。

巴西工贸部宣布,巴西2013年外贸顺差同比下降87%,仅为25.61亿美元,为2000年以来的最差表现。

1月3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启动削减量化宽松(QE)程序并非意味着其宽松货币政策立场改变。

(原标题:国际财经一周大事回顾:拉脱维亚正式加入欧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