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北上广深同比涨幅高达20%,26个主要城市涨幅超10%,69个城市房价上涨……”2013年全国房价涨声一片,这与年初各地制定的房价控制目标相差甚远。中央提出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问责制能否真正“兑现”,公众颇为关注。同时,2014房价走势如何,更是购房者关心的问题。

26城房价同比涨超10%

房价调控目标许会“落空”

郊区本是北上广深楼盘的价格“洼地”,但2013年这些一线城市的郊区楼盘却接连出现放量成交势头,价格一路飙涨,甚至领涨整体楼市。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已连续3个月同比涨幅在20%以上;厦门、南京、西安、武汉等26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达到或超过10%。

国务院2013年初出台“国五条”,多地城市为此提出,当地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不高于本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幅度。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综合数据来看,四个一线城市完成房价调控目标几乎不可能;房价涨幅超过10%的城市完成目标希望渺茫。”

“招式”频出难控房价,

“问责制”遭遇“软执行”

迫于房价调控目标的压力,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多个城市集体发力进行调控升级。“京七条”“沪七条”“深八条”“穗六条”等政策相继出台,武汉、南京等二线城市也纷纷出台“新政”。

事实上,不少城市使出“浑身解数”,创新调控“招式”。抑制供需两端,统计数据被“压低”,短期内降了温,但未有实质性影响。例如,北京要求每平方米单价超过4万元的新盘不予发放预售证,上海、广州等地大量推出郊区盘以平抑房价。

业内人士表示,调控难以触及地方政府的根本利益—土地财政,也就难以控制住房价。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全面创造年度土地成交新记录。“房价调控目标难以实现,严厉问责不能落空。”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总监李国政表示,问责制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势必将削弱调控政策的影响力。

房地产税加速推进

市场将震荡中降温

在历次调控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冲抵调控效果。购房者“假离婚”;开发商拆分精装、毛坯合同变相涨价的行为屡禁不止。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未来调控方式上会有所变化,以目标控制为手段的调控方式将会逐步淡化。

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调控或将以“重税收、轻管理”的思路展开,成为2014年楼市调控的主要手段。若房地产税一旦征收,将大大增加持有和交易成本,对于高端户型和异地购房影响较大。

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预计,201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是“高位震荡、逐步降温”的态势。上半年将延续2013年下半年的态势,多数供应指标继续增长,但成交类指标增幅继续回落;下半年行业整体上有所降温,成交量和价格将趋弱。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