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记者 张超飞/文 见习记者 张欢欢/图

  问:您的家风是什么?
  李学武:打我记事起,爷爷奶奶包括父母在内,就教育我要“百善孝为先”,因此,“孝道”一词也从祖辈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做人要孝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善待子女,这样的传统习俗,应该算是我们的家风。
  问:您的家风是如何形成的?
  李学武:我的祖辈在我父亲之前都是农民出身,可以说是世代务农,因此我个人认为,我的家风来自于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
  举几个例子,小时候我家务农,从我父亲开始出来当兵,有了工作我们这一代人才走了出来。那时候,吃饭都是一大家人围在一起,不管早饭午饭还是晚饭,第一碗肯定是让爷爷奶奶先吃,并且晚辈要给长辈端饭,凡事以长辈为先,之后才轮到我们。另外,以前在农村下地干活,年轻人自己多干点也不能让老人下地干活,让老人干重活就是对老年人的不尊重、不孝顺。还有一件事,早些时候国民党抓壮丁,本来是爷爷去的,但那时我爷爷才十八九岁,老爷不舍得让爷爷受罪,就顶我爷爷的名字去了。
  这就是中国“尊老爱幼”传统思想的体现,因此,一直以来,爷爷奶奶教育我们,做人要有品德,换句话说也就是做人一定要遵守孝道。这也不是我自己在说,而是祖辈传下来就是这样的风气,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问:为人处世中您是如何运用家风的?
  李学武: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会按照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来要求自己。
  我的公司有一个正团级干部跟我做行政副总,年龄比我要大,公司上下都非常尊重他,人家以尊重换尊重,不管对其他人还是对公司都很用心,这也给员工一种家的感觉。
  另外我公司的规矩很多,如果谁违反了,只要是能通过批评教育改正的,我就不去罚款,大家辛辛苦苦挣钱都不容易,这样做反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他们都做得非常优秀。目前,我们这个二百三十多人的团队都很敬业,基本上没有品德不好的人。凡事我都会给他们留有余地,不会做得太绝,这样将心比心,就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反过来他也会更加用心工作。
  问:这样的家风给您带来了什么?
  李学武:我感觉家风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家庭和谐、公平和民主。比如说家里要买一件东西,这东西是否必要,就需要大家坐一块儿商量,少数服从多数,可要可不要的就尽量不买。我儿子上个月刚买了一件衣服,但看见同学穿了一件衣服很好看也想买,这时候我跟他妈就劝他,上学不是比谁穿得好,而是要看谁学习好,又不是没衣服穿了,这样的说教之后,儿子也就不再说这事,我们家对待一件事从来不偏激,都是很公平民主。
  对于工作来说,特别是近五年来,我感受明显。就因为我从小受传统道德文化影响,我所结交的朋友人品也都非常好,跟我个性差不多,不会出现被朋友骗之类的事情,这些都得益于好的家风。
  问:如何将这样的家风传承下去?
  李学武:在家风的传承上,一直以来我都很重视。我儿子出生于90年代,现在已经上初中,他们这一代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平时我会给他讲一些古代成语典故,比如“王祥卧冰”之类比较有教育意义的成语。
  人都说家和万事兴,家和首要以孝为先,懂得尊老爱幼,一直以来我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用一直延续、继承下来的传统美德去教育下一代,目前我的家庭也非常和谐。做父母的从内心深处要有好的品行,再去教育下一代时,肯定会把自己最直观的感受传给他们,从而改变他们不好的思想。
  除了言语上的教育之外,更要做好“身教”,父母的言行举止至关重要,自身都做不好,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在这一块我们做父母的平时也很注意,孩子也很能体会我们的良苦用心。比如,之前他奶奶出去散步,回来了我都会下楼去接接,久而久之,这个工作就交给了孩子,他也很愿意这样去做;平常我们吃完饭,孩子都会自觉收拾碗筷,抹桌子打扫卫生。这样言传身教,不自觉就将家风传承下去了。
  问:您觉得当前社会重提家风意义在哪?
  李学武:现在整个社会风气很浮躁,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已渐渐被人们淡忘,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更是少之又少。但是我始终认为,如果能把传统尊老爱幼这样的孝道文化,重新认识、学习、继承和发扬,还为时未晚。
  如果能对年轻人进行传统文化的重新教育,让他们对传统道德文化有一个新认识,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下一代人肯定会人才辈出,那些在古代频出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典故,在当代社会也会不断出现。
  此时,家风的提倡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一旦这种传统文化能够被重新认识和学习,社会肯定会是另一片繁荣景象。
  问:用一句话总结您的家风。
  李学武:以孝为先、以孝治家、以孝治国。
  征集
  尊敬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如果您想把您的家风展现给大家,请致电《家风》栏目组电话:(0379)63237302 13837965030 1359202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