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

海外网3月7日电 据中评社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参加长滩一个不公开的筹款午宴时,就普京派军进驻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一事所给出的理由——保护俄罗斯裔公民——表示称,如今普京的说词如果听来耳熟,那是因为希特勒在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普京保护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所有俄裔居民,令人想起希特勒在二战前为保护日耳曼人采取的行动。

希拉里这番将普京比作希特勒的话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希拉里随后表示,她并不是想做类比。但她仍然认为,作为一个“强硬而敏感”的领导人,普京浪费了俄罗斯的潜能。

就此,美国《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3月6日刊发社论作者查尔斯 莱恩(Charles Lane)的评论文章,将普京和希特勒进行对比,指出二人同中有异。文章认为,普京并不是希特勒,相较于希特勒,普京更加的理性、可控,但普京也是相当危险的。文章编译如下:

历史类比是一件有风险的事,但是随着普京打击乌克兰,历史类比也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行业。

毫无疑问,所有类比的起源都是希特勒。没有什么比前国务卿希拉里这般权威的人把普京入侵乌克兰的借口——“保护”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所有俄裔居民——与希特勒声称要保护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日尔曼人进行类比更让人吃惊了。

把普京比作希特勒,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合理,但是到底有多合理呢?

在某些方面,普京和希特勒惊人般地相似。普京和希特勒在年轻的时候都狂热的在战场前线为自己的国家服务,希特勒在一战时期是西线上的一名德国士兵,普京则在冷战时期担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员,并被派往东德工作。

在押上了自己未来的帝国崩塌后,普京和希特勒都感到无所适从。希特勒在《我的奋斗(Mein Kampf)》一书中写到,在1918年,当得知德军投降后,“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黑色”;他的心充满了对这一“卑鄙罪行发起人的憎恨”。普京则回忆起他不得不把自己作为苏联共产党党员的党员证藏到桌子抽屉里的时刻,普京表示苏联的解体是所有俄罗斯人的“真正悲剧”。

普京和希特勒都认为,德国和俄罗斯并不应该比其它国家把世界陷入毁灭的全球性冲突背负更多的责任,因此,德国和俄罗斯所受的屈辱是冤枉和莫名其妙的——除了软弱、背叛、阴谋之外。对普京和希特勒而言,出现在解体后的俄罗斯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混乱中孕育着对西方式自由和民主的深刻蔑视。

(责编:于川)

在希特勒和普京看来,那些认定他们国家战败的协定——《凡尔赛和约(Treaty of Versailles)》、北约(NATO)东扩——都不是国际法,而只是胜利者的正义,这些正义都是由外部势力伪善地以自决权之名建立的,这些正义践踏了他们合法的国家利益,置他们的同族兄胞于无望之中。

希特勒和普京在掌控各自国家的权力之后,都把目光集中在经济和军事的更新换代以及扭转对自己国家不公的羞辱上来——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会采取武力。

动用武力的手段让一些原苏维埃共和国加盟国以及军队占领别人,就像希特勒在1936年将纳粹国防军派驻到莱茵,继而攻占捷克斯洛伐克一样。

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普京和希特勒开始不一样了。希特勒是一个空想家和一个灵恩运动(charismatic movement)的领导人,普京则是一个投机主义者,一个政治黑手党成员,他策划了自己通向权力的道路,并且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紧握权力不放。

虽然普京对俄罗斯怒其不争,对穆斯林和同性恋充满敌意,但是普京并没有被希特勒那种包罗万象的种族主义或者构想出“生存空间(Lebensraum)”这种企图拓展德国东欧区域的方法来展开大屠杀。

甚至普京提出的“欧亚联盟(Eurasian Union)”也不是一个像纳粹或者共产主义那般彻底的意识形态概念。从俄罗斯的历史、地理上看,普京的构思咄咄逼人,但是也很传统。普京的构思都没有超过邻邦国家的边缘。希特勒(斯大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曾经也有拓展对西边的野心。

(责编:于川)

与希特勒不同,普京必须对仍然足够强大来削弱俄罗斯经济的西方以及有着强大核威慑力量并致力于保护北约同盟的美国树起应有的注意——无论西方有多么厌战、易怒、或者固执已见——来减缓他的冒险主义。(当然,与希特勒不同的是,普京有核武器)。

简言之,在当前一致反对普京的势力的情况下,普京的能力和意图让他比希特勒更加理智和可控——但也仍是相当危险的。

当前,西方领导人在考虑运用新的外交手段上来阻止普京干涉乌克兰一事,这种外交手段可以让普京在不掉面子的情况下,退停止侵略乌克兰。普京的代价或许是西方国家默许他对乌克兰的持续影响力,特别是在对战略要地克里米亚半岛的的影响上——无论是否直接占领这个岛。

如果这项政策能够让乌克兰重回缓冲国的状态,并且能够得到北约、俄罗斯、乌克兰长期接受,或许它可以我为我们的时代带来和平,而不是像西方国家在1938年所做的那样,把捷克斯洛伐克交到希特勒的手里。

不过,可怕的是,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已经让乌克兰永不安宁,事件的余波将逐步波及到波罗地海各个国家、前苏维埃共和国诸国以及大量俄罗斯少数民族。北约成员国喜欢西方国家对他们在面对外部入侵时提供帮助的保证(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就像1939年发生在波兰的一样。

(责编:于川)

(原标题:美媒:普京真是现代版的希特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