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广州地化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北印度洋水面大气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主要污染来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

据介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难降解性和挥发性,在环境中可长期存在,并能通过大气、水体发生长距离传输,影响远离人类活动的偏远地区,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在《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的规范下,全球范围内POPs的一次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二次排放与长距离迁移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为此,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张干课题组依托2011年4~5月“实验一号”科考船的开放航次,在北印度洋进行大气和水体POPs观测。他们以其中的14种有机氯农药为目标化合物,通过水汽交换逸度系数和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特征评估了该区域的OCPs来源。

研究人员发现,自禁用后,OCPs的整体含量有所下降,但陆地附近的含量仍相对较高。对于相对清洁的印度洋海域而言,大气中的OCPs仅有少部分(24%)来自海水挥发。这表明来自陆地大气OCPs的长距离迁移仍是北印度洋水面大气OCPs的主要来源途径。(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 李洁尉 徐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