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香港4月2日电 作为连接深港澳的重要枢纽,广东省中山市日前举办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再度引发各方对粤港澳深度合作的关注。

总部位于香港的《亚太日报》日前刊发了对中山市委常委、火炬区党工委书记、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侯奕斌的专访,文章阐述了中山高新区发展与港澳合作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合作的政策和规划进行了说明,并透露未来中山有可能实行24小时通关。

中山辖下的火炬区与翠亨新区位于珠江西岸的水路交通枢纽上,因其东临珠江口,北临广州与南沙,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山近年着力打造的粤港澳合作新平台。

据《亚太日报》报道,侯奕斌介绍说,翠亨新区将在未来几年修建一系列连接深港澳地区的“快速通道”。其中,中山港客运码头东迁项目将码头打造为直通深、港、澳地区机场的航站港,预计于2016年完工。届时,乘客可于中山坐船直达三地机场,从中山至香港的单程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船只班次也更加密集。

中山与香港的经贸往来已有相当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中山火炬区目前共有港资企业175家,港资投资总额达到202480万美元,占火炬区外资企业投资总额的34.82%。

(原标题:广东中山高新区助推粤港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