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白玉兰奖”昨晚颁奖
  六龄童传人刘建杨夺主角奖榜首

  王盘声(右二)在学生孙徐春(右一)、朱俭(右三)的搀扶下领取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继前晚的展演和昨天的论坛之后,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昨晚在上戏剧院正式颁奖,整个颁奖活动名家汇集,气氛热烈,本届“白玉兰奖”各个奖项也在晚会上各归其主。最终,共有10位演员获得主角奖,4位演员获得配角奖。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浙江绍剧团)演员刘建杨凭借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出色表演夺得本届主角奖榜首,张唐兵则凭借在苏剧《柳如是》中钱谦益一角荣获配角奖榜首。
  当晚,92岁的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也在学生孙徐春、朱俭等搀扶下登台,领过了白玉兰的特殊贡献奖。而在整场颁奖晚会上,王盘声的王派艺术也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京剧名家关栋天、锡剧名家小王彬彬、扬剧名家李政成和滑稽名家舒悦一起登台,通过“王派联唱”的方式向王盘声致敬。
  六龄童传人夺主角奖榜首
  今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35个剧团的56台剧目、20个剧种的87名优秀演员参选本届“白玉兰奖”。
  在最终的获奖名单中,今年53岁的浙江绍兴艺术研究院的刘建杨因为主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获得了主角奖榜首。刘建杨是“一代猴王”六龄童的弟子,他继承了绍剧猴戏“人、神、猴”三位一体的特点,表演的猴戏极其幽默有趣。昨晚,刘建杨现场演绎了一段《悟空武技秀》,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一颦一笑一怒一喜都惟妙惟肖。猴戏的手眼身法步和挥舞金箍棒等绝技,刘建杨都表演得活灵活现,丝毫看不出已经年过半百。今年六龄童不幸逝世,而他的弟子凭借猴戏摘得“白玉兰”榜首,也意味着绍剧猴戏艺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在10名主角奖里,今年共有3位上海本地演员,分别是上芭青年演员吴虎生、上海宝山沪剧团华雯、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的邢娜。而上海观众十分熟悉的福建芳华越剧团的王君安、国家话剧团的朱媛媛等也在获奖之列。在获得主角提名奖名单的7名演员中,在话剧《大宅门》中主演白景琦的刘威也出现在颁奖舞台上。
  之前一直是一名锡剧演员的张唐兵,因为在苏剧《柳如是》中出演钱谦益一角,获得了配角奖的榜首。除了主角奖和配角奖,本届白玉兰还分别有两位新人主角奖和两位新人配角奖、一个集体奖,也在昨天正式揭晓。
  晚会上,李炳淑、蔡正仁、陈少云、小王彬彬、李政成、梁伟平、蔡金萍、茅善玉、孙徐春等艺术家都登台为各获奖演员颁奖。
  92岁王盘声领奖笑称“今朝心里厢开心”
  昨晚颁奖晚会的高潮出现在特殊贡献奖颁奖,当王盘声在众人搀扶下拄着拐杖登台,所有观众都把热烈掌声献给了这位沪剧表演艺术家。而他的学生徐伯涛等三人作为代表,上台给老师献花,并各自以一句沪剧演唱,献上给老师的祝福。王盘声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显得精神矍铄,并在主持人叶惠贤询问感受时笑说:“今朝心里厢开心”。
  王盘生从艺70多年,创造了沪剧艺术中别具一格的王派艺术,以其潇洒飘逸的演唱和真挚细腻的表演独树一帜,成为沪剧小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流派。而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王盘声和他的王派艺术不仅没有被淡忘,相反却传唱更广影响更大……在如今沪剧界,更有“十生九王”一说,也就是十个学小生的有九个是学王派的。
  92岁的王盘声现在依然心系沪剧,虽然学生遍天下,但他觉得王派唱得好的人并不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们没有真正理解王派的精髓。“王派最重要的创作思想是一切从人物出发,艺术手段也好,技巧也好,都是要为人物服务,具体人物具体分析,正是这一点,才能使王派唱腔艺术不断创新。”王盘生说,对流派的学习和继承,最重要的基础课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让他最为心急的是,目前老一辈沪剧艺人的经验没有很好总结、积累、整理成文,因此沪剧没有成系统的表演程式和训练方法。为此,年过九旬都是他还期望着能多教学生,他还准备了自己的讲义,希望能抓紧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在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上,沪剧成为最大的赢家。除王盘声荣获特殊贡献奖外,《挑山女人》的华雯、王文分获主配角奖,上海沪剧院最年轻的一代演员洪豆豆凭在《雷雨》一剧中的出色表演获新人配角奖。
  颁奖晚会上,演员朱俭、程文俊、连彬尧演唱的沪剧选段《打起背包走天下》,孙徐春演唱的沪剧插曲《为你打开一扇窗》,也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沪剧这一上海本土戏剧艺术的魅力。
  作者:潘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