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扎伊

卡尔扎伊的标志性装束

卡尔扎伊的夫人泽娜特


  尽管自罗马帝国时期,阿富汗人就让染指其疆土的世界强国尝尽了苦头,但各种境外势力的渗入以及彪悍民风的传承,经年累月间也已将这块古老的战略要地风化为一盘散沙。这一切的背后,除了1000多万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民众,还有一个显得有些孤独的身影—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
  4月5日,阿富汗大选拉开帷幕,已连任两届总统的卡尔扎伊亲口证实,他将让出这个宝座。
  出身名门望族 经历国家战乱
  【起伏人生】
  出身名门望族 经历国家战乱
  卡尔扎伊是从战争废墟中走出来的人。他历经磨难,艰难地在阿富汗脆弱的政坛中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祖辈曾是国王座上宾
  卡尔扎伊1957年出生于阿富汗南部著名城市坎大哈,其家族是波帕尔查伊部落的世袭首领,与阿富汗前国王查希尔的王室家族交往甚密。曾祖父、祖父和父亲是两代阿富汗国王的座上客。
  卡尔扎伊因家族背景,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他在印度西姆拉喜马偕尔邦立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还曾赴法国经历过短暂的记者生涯。
  1978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在海外生活的卡尔扎伊于1982年投笔从戎,参加了抗击苏联侵略的战争。因他曾主修政治学,又谙熟联横合纵之术和政治运作,很快便在阿富汗政坛崭露头角。
  消灭塔利班有功获美英支持
  1994年阿富汗战乱再起,喀布尔市被各派军阀武装层层围困,他怀着极度失望的心情退出了拉巴尼政府。受塔利班“铲除军阀,恢复和平”口号的感染,他转而加入正在自己家乡坎大哈崛起的塔利班运动,甚至还一度有意要代表塔利班政权出席1996年的联合国大会,后因与塔利班极端政策不合分道扬镳,由此与塔利班结怨。
  1997年,他移居巴基斯坦的奎达市,并以此为基地开展支持前国王查希尔的政治活动。1999年,其父被塔利班分子杀害,他本人也多次遭到追杀。父亲遇害使他有机会继任波帕尔查伊部落的首领。尽管如此,他仍栖息巴基斯坦。
  2001年10月7日,美英联军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实施“外科手术”式的军事打击,卡尔扎伊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阿富汗,迅速组建独立的武装力量,协助联军开展消灭塔利班武装的行动。卡尔扎伊因此得到了美英联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力支持。依靠外部势力,他在阿富汗政坛上逐渐独占鳌头。
  谦谦君子拉拢各路“英豪”
  卡尔扎伊举止温文尔雅,谦和有度。他的亲密助手艾哈迈德说,“他是一个精明的外交家”。阿富汗人口2800万,却散居着大小部落几千个。数百年来,因为家族、宗教的世代恩怨,部落之间相互争斗不断。随着阿富汗连年战乱,还滋生出一大批独占山头、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恶势力。他们之间,利益各异,水火不容,群龙无首,没有一个大家服气的协调人,而卡尔扎伊是唯一能够把各路“英豪”拉到一起的人。
  “他可以流利地使用阿富汗两种主要语言普什图语和达里语,他可以悠闲地与来自北方联盟的领导人坐在一起,表明他是他们当中的一分子。他曾多次会见各个对立的政治派别,与他们共商拯救阿富汗民族的大计。”用观察家的话说,“他很有个人魅力,沉着镇静,亲切和蔼,即使遭遇危险,也保持绅士风度。”
  努力平衡各国在阿富汗利益
  【执政十年】
  努力平衡各国在阿富汗利益
  在2009年卡尔扎伊竞选连任前夕,记者曾在阿富汗总统府与卡尔扎伊以及他的随从人员一起度过几天,试图弄明白卡尔扎伊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憎恶暴力 痴迷甘地的解放思想
  一个沉闷的下午,在他工作、居住以及长期“监禁”他的官邸,记者将最后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他似乎感到很吃惊。他说自己曾经努力寻找过接班人,但未能成功。他接着用熟练的英语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已经决定竞选连任。”
  谈话接近尾声时,他突然说道:“我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简单的人。我没有物业,没有财产,视奢华如过眼云烟。”他一声叹息,一个深呼吸之后接着说:“我筋疲力尽,我并不是几年前才走上从政之路,22岁便已如此。从那时起,我就没有了私人生活。我理应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一旦得到机会,我就将离开。”
  当记者问谁是他的政治模范时,卡尔扎伊毫不犹豫:“甘地。”很显然,卡尔扎伊憎恶暴力。每每提及平民伤亡时,他总是眼泪涟涟。
  艰难执政 夹缝中求稳
  卡尔扎伊的桌面上摆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他的儿子米尔瓦伊斯,另一张是已逝国王沙阿。“我手里就像捧着一个精美的宝盒,价值连城,你唯恐摔碎它;但你不得不穿越暴风骤雨,面对所有超过想象的恶劣环境。”卡尔扎伊沉浸在自己的隐喻里,“就算你摔倒了,但仍然小心地护着宝盒。呵护它这么久,自己也就会慢慢适应了。”
  那究竟适应了什么?军阀还是入侵者?他连说了三遍,“一切,一切,一切!在阿富汗,我必须要在美国和伊朗之间搞平衡;我还要考虑到欧洲、穆斯林世界和其他国家在阿富汗的利益,还有那些为阿富汗效劳的人们。幸运的是,我做到了。当然,我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注定孤独 被工作拖累为家人牵绊
  代价,自然是孤独。他犹如囹圄中的囚徒,每天醒来面对的总是世界各地外交官以及新闻媒体新一轮的抨击。他如饥似渴地研究CNN、BBC以及本地的新闻报道,但结果总是失落、愤怒。阿富汗的腐败、吞噬整个国家的暴力冲突甚至800万阿富汗人面临的食物短缺危机,所有这些都扣到他的头上。有传言称,卡尔扎伊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卡尔扎伊的朋友透露,他的健康出现了问题,经常感冒或咳嗽,颤搐的眼睛黯淡无神,需要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
  原因不难看出,“没人站在他那边,”一位外交观察家对记者说,“他既被工作拖累,也为家人牵绊。”或许,卡尔扎伊是以他所知道的方式领导着阿富汗。
  遭遇4次暗杀 父亲兄弟均遇害
  【代价巨大】
  遭遇4次暗杀 父亲兄弟均遇害
  暗杀的阴影随时潜伏在卡尔扎伊身边,死亡威胁如影随形,兄弟、父亲以及多名前任都已经遭遇不测。作为阿富汗的总统,卡尔扎伊截至目前已经遭遇了4次暗杀,幸运的是这几次暗杀都没有成功。
  总统府戒备森严
  1999年,卡尔扎伊的父亲在巴基斯坦奎达市被塔利班暗杀,促使卡尔扎伊加入反塔利班的活动。2011年7月中旬,卡尔扎伊同父异母的弟弟、坎大哈省议会议长瓦利又在家中遭保镖枪杀。
  每当卡尔扎伊离开总统府外出,身边总是跟随着至少7名身穿黑西服的贴身保镖—这些保镖都是从阿富汗政府800多人的安全队伍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所有安全部队成员都经过美国中情局的培训。
  卡尔扎伊和妻子泽娜特以及4岁的儿子米尔瓦伊斯一起住在位于喀布尔中部的总统府,这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宫殿。出于安全考虑,总统府四面墙壁上都设有塔楼,安全人员随时监控周围的情况,防止塔利班成员对卡尔扎伊发起袭击。要进入这座宫殿见到卡尔扎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经过4个安检站,取出包括钱包、香烟、笔等所有个人用品接受检查,并且还有警犬来排除携带炸弹的可能。
  期待平凡的退休生活
  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卡尔扎伊成为阿富汗过渡政府的领导人。当时,卡尔扎伊看上去处在一个十分强势的地位—不仅他的本族普什图人支持他,其他部族也对他十分信任,此外还有来自美国的支持。
  然而,两次总统选举之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安全隐患激增。阿富汗历任总统中,有多人遭遇袭击身亡,其中不少是不幸在办公室中遇难。而最近一个遭遇不幸的前总统拉巴尼,就是在位于首都喀布尔的宅邸遭自杀式爆炸袭击身亡。
  “我喜欢户外运动,也喜欢过平凡的生活。希望在我卸任以后,能够过一个普通阿富汗人的生活。我在喀布尔有一幢房子,希望我的儿子能在阿富汗接受教育。”这是卡尔扎伊理想的退休生活。
  皮帽长袍
  成卡尔扎伊
  标志性装束
  妻子是
  最神秘
  第一夫人
  【生活揭秘】
  皮帽长袍
  成卡尔扎伊
  标志性装束
  无论是接受采访,还是会见外国政要,出身于普什图族名门望族的卡尔扎伊都表现得气定神闲,独特的衣着也成为卡尔扎伊的标志。
  像其他政治家一样,卡尔扎伊也选择了西装作为自己的正装,但在西装之外通常要披一件蓝、绿、紫三色相间的阿富汗长袍,他那顶轻便皮帽更是从很远就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卡尔扎伊一直十分注意着装,去欧洲的时候,他经常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逛商场,挑选合身的衣服。就任总统后,卡尔扎伊更是深知服装对树立领导人形象的重要性,千挑万选后确定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阿富汗长袍、皮帽作为了自己的行头。
  卡尔扎伊穿的长袍在阿富汗被叫做“储磐”,是阿富汗人冬天穿的衣服。通常是垂至脚踝,袖子很长,宽松地套在紧身的裤子、夹克外边,有时也会像斗篷一样披在身上。
  妻子是
  最神秘
  第一夫人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外交中,卡尔扎伊忙忙碌碌的身影总让人觉得少了一点什么。是第一夫人!美国广播公司的知名阿裔美籍自由撰稿人曾破天荒获准采访了卡尔扎伊夫人,从而揭开了这位堪称最神秘第一夫人的神秘面纱。
  44岁高龄产下一女
  神秘的阿富汗第一夫人名叫泽娜特,现年44岁,是一名妇科医生。泽娜特在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出生长大,1992年,当阿富汗各派开始在喀布尔你争我打之后,泽娜特和全家人迁居巴基斯坦。两人于1999年结婚。
  今年3月,阿富汗驻印度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说,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妻子在印度产下一女,这是卡尔扎伊的第三个孩子。卡尔扎伊在前往斯里兰卡访问的行程中,到这家医院探访了妻子和新出生的女儿。
  “冷藏深宫”实不得已
  面对媒体和阿富汗妇女权力活动家们的批评,卡尔扎伊有苦难言。
  首先,卡尔扎伊得保证自己家人的安全。泽娜特的家人也担心泽娜特过多抛头露面会有遭反对政府的敌人绑架的危险。其次,在阿富汗绝大多数妇女仍选择戴面纱的情况下,如果泽娜特过多抛头露面会让人觉得她野心勃勃。卡尔扎伊的照片每天会出现在喀布尔数十种杂志和报纸上,但他要确保泽娜特不会出现在公众面前。
  (据《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