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4月22日报道 2014中国汽车论坛于4月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主题为“绿色驱动,合作共赢”,探索新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和世界汽车产业——趋势、挑战、策略。论坛将深入探讨新经济转型期中国和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战略、新途径、新希望,展望未来中国和世界汽车产业的新趋势,探索新形势下汽车产业与社会和谐发展方向。

世界经济论坛美国分部交通运输行业总监John B Moavenzadeh

世界经济论坛美国分部交通运输行业总监John B Moavenzadeh在论坛上发言表示,我们现在正处于全球汽车行业变革的边缘。这个边缘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变革,我相信汽车行业,今后的十年会发生非常重大的变化,与过去一百多年相比变化巨大。

发言实录

非常感谢能够给我提供这个机会,我非常容幸今天能够到这里来,我们在过去的两年是取得非常良好的合作的成果,尤其我还要感谢董秘书长。那么今天我要给大家来介绍一下,我们汽车行业的转型。我们要通过打开价值链带来新的资源,这样的话,可以带来我们新的客户和变化中的客户。我们现在正处于全球汽车行业变革的边缘。这个边缘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变革,我相信我们这个行业,今后的十年会发生非常重大的变化,与过去一百多年来,有非常多的变化。

因为汽车系统本身就会发生变化,这一变革,改变了汽车的机动性,这个驱动力主要是外来的动力,改变了我们行业技术人口,以及我们客户的变化的行为和偏好。另外,还有一个根本的现实,就是现在的汽车机动性的模式是不可行的,在中国面临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交通的堵塞。

现在给大家介绍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改变了全球汽车的机动性,第一个城市化老龄化,都知道全球的人口52%是居住在城市,到了2050年的话,联合国估计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因为中国农村的人口已经向城市转移,但是有一点,在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国家人口也是进入城市。美国呢,城市居住的人口占了总人口的81%,到2050年,上升到89%。另外老龄化也是一个驱动力,按照联合国人口处的统计,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在发生老龄化,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21%,因此城市化和老龄化将会全面影响到汽车的机动性。城市和老龄化的客户的偏好不一样,在发达国家驾驶汽车越来越少,不想拥有汽车了,年纪大的话对于汽车的性能,不是那么感兴趣,他们感兴趣是它的便捷和它的舒适。到了明天,年纪更大的客户们,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年轻客户他们到明天他们年龄会增大,尤其这些人目前是十几岁到二十岁的未来,他们的消费会逐渐的变化,在美国已经有证据表明,年轻的消费者不太喜欢拥有汽车这是与他们父母亲相比,甚至有年轻的消费者,即使驾驶车的话也通过社交媒体,也希望与他们父母亲希望连通。

在2011年密斯根大学做了一个调查,美国年轻人拥有驾照的比例,是非常低尤其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已经大幅度下降。另外有老年人已经有了驾照,这些人是占的越来越大,比如已经超过七十岁的人非常多,现在人口越来越健康,他们需要是个人的机动性,这在德国出现了驱动式。而中国,拥有车辆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标志。这种年轻人的意识,还会拥有多久呢,尤其我们现在对城市的客户来说,可选择的驱动性方式越来越多,中国人对汽车的喜爱,会逐渐的减少吗?

第二是城市化。全球的城市无法拥有更多的车,在大部分的城市变化越来越重。发展中国家人口和收入的变化更快,所以交通拥堵更为严重。我们现在城市拥堵非常严重,因为它已经影响到全球城市的经济的血脉,城市越来越拥堵的话,劳动力也越来越少,那么自然会影响到各国经济的竞争力。比如开罗城市拥堵的成本是80亿美元。在当今我们人口老龄及其增长下降,就业率不高,这批税收的是我们是无法承担了,从传统的我们拥有一辆车的梦想的话,实际上只是实现人有一辆车这个已经是过去了。现在都是共乘车,在美国和加拿大都有这个组织,在欧洲共同乘车的组织是有70多万人之多。另外还有叫戴姆勒公司拥有的,他们可以单向的共同乘车,而且这个车你可以在城市任何一个地方取车,很多欧洲的城市,这种共乘车的服务是越来越多了。另外在美国有一个公司,可以在拥堵的路上来分享车,他们已经吸引到了很多的风险投资,比如说谷歌的风投呢,就给这个投资了二亿五千八百万之多,目前这个公司估值是达到了35亿美元。这是非常好的创新,我们这个模式在五年前,根本不存在,在过去来说呢,城市就是有钱的人开车,穷人乘坐公共交通,但是未来这个情况就不同了,未来的城市呢,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从城市的规划角度来说,比如伦敦,到约翰内斯堡,他们在推出不同的机动模式,把这些模式整合好给消费者。在过去的话,从今天开始我们都要来讨论这个公共服务,从现在来说的话呢,转型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机动车转型的话呢,不是大家今后不再买车了,是逐渐随车汽车的推移,家里有两辆车的话就不会再买车了。

我觉得汽车行业会转向一个汽车生态体系,会出现这种转变,之前汽车行业之间的这些清晰的界限,比如说供应商部件生产商,还有能源企业政府等等,他们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目前汽车行业正在利用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比如说软件智能传感器,先进的汽车倒设施的通信系统,所有这一些技术当中,都不是传统的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所能够做到的。为了满足全世界汽车的进一步需求,我们会看到行业内部,汽车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加强。像高通华为IBM和松下等这样的企业,会越来越有兴趣进入汽车行业,投资到汽车业务板块解决方案当中来他们是要提方案,而不是要卖部件。因为在未来汽车不仅仅要能够把人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而且它要有其他一些功能,未来的汽车,必须有其他一些关键的系统,比如说他们这些电车里面,要有电池能够让你有非常高的续航能力,另一个例子是把车辆作为一个移动城市无线网络的结点,以它为结点来将WIFI的信号,送到智能手机,这样可以节省其他应用当中所占据的一些,比较贵的无线网络的频谱。

不仅是汽车行业,其他行业也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亚马逊公司当中是最有价值的公司第43位,那么亚马逊是什么公司呢,零售商还是技术性公司?还是媒体内容还是物流公司,答案是,他们以上的这些领域都在做,技术在每一个行业发挥颠覆性的作用,汽车行业也不例外。自驾车在未来会成为个人出行的及其,重要的挑战性的角色。今年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一月年会上,全球生产供应商厂商的CEO们参加一个讨论,他们讨论未来自驾车的趋势。在座的比如高通和思科技术官,以及美国最大的汽车产业保险公司的董事长,以及一位美国国会参议员,所以几位专业人士探讨自驾车的益处和风险。大家探讨了自驾车两个最重要的技术和方法,将智能嵌入到里面去让它感受到周围的环境,包括摇杆,谷歌也在发展他的自驾车,也在发展自驾车,以及其他环境的通信的模式。

我觉得汽车企业的高管,如果认为自驾车会真的成为客户未来的一个主要需求我觉得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未来的客户是喜欢开车在快乐和运动的感觉的。根据芯片公司,英特尔过去,二月份做的调查,美国44%的人,都想说,他们生活在没有驾驶员的城市,就是车可以自由驾驶,美国的以外这个比例还要高,所以世界汽车行业领导者的问题,你们要塑造重新塑造你们未来?还是你们希望未来塑造你们。特斯拉公司,它可能它的市值根本没法283亿美元,但是你必须要佩服马斯克,不仅要佩服他漂亮的产品,而且还要佩服他能够积极的加入塑造体系当中来。特斯拉会不断完善他出行的体系。在目前的系统,有太多的浪费,比如说,美国人现在平均的汽车有96%的时间是停在那里,我想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所以对于美国的家庭来说,这种汽车的浪费,面临巨大的资产浪费。这些汽车资产,只有3%的资产可以用,平均的每辆车,它的重量超过了它所承载的搭载的乘客的重量的九倍我们用这么昂贵的设备浪费,这样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城市可持续吗?

2000年以来,全球年均汽车销售,从5500万辆增加到了去年的8000万辆2008年到2010年,有了稍微的减少,这之后增长还进一步持续,至少持续十年左右,因为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还非常低也就是说1000人当中,只有92人有汽车。像中国印度一样,他们的需求还很大。金砖和非金砖国家都会达到5%到10%左右,如果这个发展的路径,没有实现怎么办呢?现在有一些前瞻性的思想,家也在考虑,汽车高峰这个概念,接下来这个十年我们汽车会达到高峰,汽车的增长,会保持平稳,会停止增长或者下降,因为有一些人,已经讨厌了汽车的堵车的现象,他们会寻求其他出行方案,要是我们能重新设计我们的停车市场,比如停在停车场只是50%,而不是90%。世界经济论坛会成为各个行业领导人重要的资源来理解和重塑这个改变。我们也希望中国的汽车工业协会,工信部能够一起加入这个讨论中来,我们通过合作,来迎接中国汽车明天更好的未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