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两起长期盘踞在首都机场航站楼等地组织聋哑人乞讨的案件,在朝阳法院开庭审理。“丐帮帮主”王某、张某等人被检方以组织残疾人乞讨罪追究了刑事责任。“帮主”每天根据“工作能力”给乞丐定“工作指标”,最多的要求每天讨到1000元钱,否则可能被打骂或没有饭吃;乞丐不但有手机也在用微信,不愿自立门户是因为“这行挣钱多”,但“得有地盘”。(据5月22日《法制晚报》)

江湖传说之中的“丐帮帮主”,再一次站在法院被告席上,由此所揭出的问题也发人深省。透过新闻,“丐帮帮主”绝非“神功盖世”之辈,他们之所以能利用残疾人组建“丐帮”并控制“帮众”,关键在于点中了残疾人的权利缺失的“穴道”。

多年来,尽管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状况在持续改善,但距离一个理想的状态仍有很大差距。放眼看去,包括人身权、教育权、就业权、保障权等诸多基本权利在内,对于广大残疾人来说都还存在较大缺失。

首先,人身权作为一项最根本的权利,对于残疾人却面临许多尴尬。集中体现为,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歧视性言行,至今仍然肆行无忌,且极少受到惩处。最典型的是,连春晚小品都常以调侃残疾人为乐,其他领域也就更可想而知了。由此,让许多残疾人丧失信心并缺乏安全感,从而给“丐帮帮主”们创造了可趁之机。

其次,“教育改变命运”这句话,对于多数残疾人往往是空话。不必讳言,多年来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始终面临师资不足、投入有限、软硬件落后等痼疾,导致许多残疾人无法接受教育,或者仅仅接受极其有限的教育。一个文盲半文盲群体,面对“丐帮帮主”的强势操控,岂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再次,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方面残疾人自身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各类优惠政策往往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再加上传统观念对残疾人的普遍歧视,都使得残疾人就业渠道极其狭窄,很难找到合适工作。如此,“丐帮帮主”才能乘虚而入,以“工作”为诱饵组建“丐帮”。

同时,作为“最后一道屏障”的社会保障,对于残疾人来说也并不乐观。许多残疾人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没有,就更谈不上谁来给他们交养老金之类,其总体的保障状况十分令人堪忧。恰恰由于缺乏保障,“丐帮帮主”的出现甚至受到“帮众”的欢迎,“丐帮”也近似于一种集体保障形式。

诸如此类,唯有深刻反思残疾人的权利缺失的现状,我们才能理解为何会有“丐帮”及其“帮主”,也才能认清“丐帮帮主”正是点中了权利缺失的“穴道”。从长远看,只有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都能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才会让“丐帮帮主”失去用武之地。这,亟待我们共同努力。(宣华华)

(责编:邱天人)

(原标题:宣华华:别被“丐帮帮主”点中权利缺失“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