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我们中国道教文化中自宋元以降出现了一批富有开创精神的宗师,后世学者一般把他们归属为东、西、南、北、中五派,五派修炼理念各擅胜场,但又有其共识,而这些共识性的内容,约等于当年养生领域的“科学家共识”,是值得遵循的。
  南宗紫阳真人张伯端主张先命后性的修炼次第,实际上,结合紫阳真人所著的《悟真篇》《玉清金苟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金丹四百字》《张紫阳八脉经》考察,南宗的入手功夫还是性命兼顾的。北宋是至今在大众中有很大名气的王重阳祖师,他开创了全真教,主要先修性(性为理性,为心,为神)后修命(命即生命,修命就是求术),认为修心是最根本的法门,《重阳授丹阳二十四丹诀》中就说:“主者是性,宾者是命。”东派是明代的陆西星,西派宗师开始是学儒的,九次参加考试没考上后改修道,他主张性命双修,也就是修炼要阴阳兼修、形神兼修。西派是清代咸丰年间名气大盛的李西月,他实际上也是主张性命双修,但是先以清静立基,认为修道是身心两忘记、万法皆空,也就是修心(性功)是根基。中派是元代的李道纯,他的修炼思路是修中和,以“中”为心性本体,认为这种“真性”就是尚中的,比如心性方面的“中”就体现在“不思善,不思恶”、“ 喜怒哀乐之未发”、“念头未起处”。
  看起来,内丹五派各有特色,好像有点高下难分。实际上,这些宗师相当于是当时养生学界的“学阀”,各自有学术观点很正常,但既然大家都是学术研究,总会有一些基本共识,这些共识一定是普遍有效的、大众能接受的。总结起来大致是3条:
  第一条,都是在“性命”上做功夫。不是先性后命,就是先命后性,而且就算是双修派、中派也有一个侧重点,比如西派李西月性九命五,心性修炼的论述分九层,更加细致详尽。但从根本上讲,都是性命兼修,既要炼心,又要炼形,这一点是当时的“科学共识”,大家都没有疑义,至今没有疑义,养生就是要修心炼体,舍此别无他法。
  第二条,都是以道为本,融汇儒、释。儒、释、道三家融汇而各有发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宋元以降中国学术的总趋势,这种表现不只是在道门。我们从上面五派宗师的个人简历和学术观点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比如说陆西星是自幼学习儒学,9次没考取功名,晚年又精研佛理。再比如李西月也是自幼学儒,而且诗词文赋都很好,是因为得了伤血症到峨眉山休养才结了道缘,改为修道,他的观点直接就认为儒、释、道三家可以等量齐观,他说:“行深般若,五蕴皆空,丹熟大还,十年面壁,六十耳顺,七十从心,夫而后性命双了,同登空超之境,而仙、佛、圣皆成也。”
  第三条,都默认一个元命题—生命可以通过修炼返还,都在精(炼精化气)、气(炼气化神)、神(炼神还虚)的大框架下设计。这个框架内丹修炼理论是基础,而这个基础的基础是精气神理论和经络气血理论,这方面道教的设计和中医学的设计在细节上有差别,但总体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