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3岁女孩欣欣误吞电池,食管破裂大出血,急需从县医院转到大医院。由于县医院急救车条件有限,医院不得不向许昌、郑州的6家大医院求助,但均遭到拒绝。等不到救护车,6月24日下午 3点50分,小欣欣永远的离开了。
  当地电视报道截图。
  事发 不到3岁的女童突然发病
  “孩子才2岁10个月啊!”26日下午,提起自己的女儿欣欣,父亲曹春有泪涌双眼。
  曹春有说,出事是6月20日11点多,孩子被幼儿园的老师送到了襄城县人民医院,待他下午1点多赶到医院时,女儿正在重症监护室抢救。
  “当时医院诊断的是肺炎、败血症。”曹春有说,医生让他签字时,他看到了当时的诊断结果,21日上午拍CT时,医生发现孩子喉部有一枚硬币大小的圆形阴影。
  襄城县人民医院提供的材料显示,送欣欣入院时,幼儿园老师表述为“发热、咳嗽7天,呕血2小时”。经初步诊断,怀疑是支气管肺炎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次日,欣欣的情况好转,做了腹平片及肺CT检查后发现其食管里有异物,随即转到了耳鼻喉科进行手术,术中取出了一元硬币大小的电子电池一枚。
  襄城县人民医院的院长助理金某称,考虑到电池具有腐蚀性,可能对食管有损伤,要求病人继续住院观察治疗,先禁食,次日改为流食,并反复告知了患儿家属。术后,患儿病情大有好转。
  救治 向6家医院求转院无果
  襄城县人民医院提供的说法称,24日7时20分,患儿突然吐血,意识不清。经医生询问,家属称此前进食了香蕉、香肠、菜馍等固体食物,当时医院考虑是固体食物诱发食管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随即,将患儿转到儿科的PICU抢救。
  当天12时10分,患儿病情恶化。14时10分,患儿死亡。应家属要求,医生继续胸外按压,呼吸机辅助呼吸。15时50分,患儿心跳呼吸无恢复,医院结束抢救。
  襄城县人民医院的院长助理金某称,抢救期间,医院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建议转院治疗,并在病情恶化后的一个小时内,联系了郑州大学一附院、郑州市儿童医院、郑州大学三附院等6家医院,请求派车来接诊,但这6家医院均以患者病情重、不能治疗或无急救车等原因,未派车接诊。
  求证 郑州确有医院接到过转院求助
  事情真如襄城县人民医院解释的那样吗?26日下午,记者尝试与这6家医院中的3家取得了联系。
  郑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该院在6月24日确实接到了襄城县人民医院派车转运病人的请求,但是,当时该院的救护车繁忙,7辆救护车中,有5辆在外执行任务,另有一辆在维修,还有一辆在郑州市120急救中心,没法派车,当时,曾建议病人转到当地的上级医院救治。
  郑大一附院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没法查到相关的电话记录。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工作人员称,该院每天接到的急诊电话太多,没法核实,但是该院有带呼吸机的救护车,也可以实施长途转运,一般情况下,异地病人如需转到该院治疗,可以先与该院的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再由相关科室通知急诊科派车,但是,如果是病情危重的病人,则不适合长途转运,因为在野外救护起来很危险。
  襄城县人民医院为啥不自己派车?对此,该院的相关负责人称,该院没有带呼吸机的监护型救护车,不具备异地运送条件。
  追问 有方案提出急救应“以人为本”
  26日下午,河南省卫生厅医政处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原则上,急救车不能出辖区,依据是2006年出台的河南省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郑州市120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该中心的急救车不能出市区跑长途,如果外地病人确需转院到郑州,病人家属可以与病人所在的医院协商,付给相关医院一定的费用,请求该医院把病人运到郑州。
  真的有相关规定说 “急救车不许出辖区”?记者找到了省卫生厅医政处所称的 《河南省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该方案是省卫生厅和省中医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上面称“各急救站(中心)按照区域布设特点,划区就近出诊,负责开展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工作。”但是该方案上也写有急救的“基本原则”应“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为何急救车不能出辖区?省卫生厅医政处一名负责急救方面工作的工作人员给出了这样的解释: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判断病人能不能转院、病人能不能适应救护车的颠簸过程,如果在转运过程中,病人出现心跳骤停、呼吸停止,是该就地抢救,还是拉回原医院?
  观点 3条“绳索”拴住了救护车的车轮
  “核心问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医患纠纷问题。”许昌市一名医院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多家医院不愿意派救护车,不是医院不愿意救人,而是害怕去后留下纠纷,一旦患者在途中出现意外,发生纠纷,医院就伤不起。
  他认为,这是目前困扰救护车异地接诊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一是制度。目前,政府还没有相关的机构和政策保障。他建议,应该由省级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一个全省性的急救车调度中心,这样,基层医院打求助电话,可以由该中心指派救护车,或者该中心配备足够的各种类型的救护车,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
  其二是基层卫生事业欠账太多,医院普遍存在投入不足问题。他以襄城县人民医院为例说,该院有990张病床,却仅有4辆普通的救护车,而一辆配备有呼吸机、吸痰机等设施的监护型救护车,其价位高达100多万元,且其使用期限仅有5年,使用率也较低,这让许多县级医院望车兴叹。 据《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