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志愿者搭建的两个灶台之一,至今仍在为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服务 新华社发

  连日来,一幅反映救援人员在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用浑水泡方便面的图片,引起巨大反响,有人认为该图片涉嫌造假。昨日,记者调查发现,“浑水泡面”一事属实。
  该图片拍摄于4日的龙头山镇龙泉中学。地震发生后,这里聚集了来自解放军、武警、边防、消防、特警等多方救灾人员,龙泉中学部分老师和当地村民也留在这里当志愿者。那一锅带着泥沙的水,正是志愿者们为救灾人员烧的。
  “学校正放暑假,但很多老师自发回来了。从4日早上起,我带着大家给部队煮点热的东西。”龙泉中学校长李明响告诉记者。
  教师熊金华的女友杨云翠是当天的烧水者之一。“看着官兵们太辛苦了,我们着急,就搭了两个临时灶台,用学校食堂的锅烧开水泡面。方便面有官兵自带的,也有我们学校的。担心水不干净,我还特意往锅里加了很多生姜。学校里有些白菜,我本来切了要炒,看到大家太饿了,顾不上,也直接放在水里煮了。”她说。
  这些从自来水管接出的水,因掺杂大量泥沙而颜色浑黄。但这种状况在龙泉中学救灾点并未持续太久。志愿者蒋虹秀说:“4号早饭和午饭的水都是浑的,到了晚饭时,就有从外面拉进来的干净水了。”
  对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救援人员来说,“浑水泡面”是难得的热食。
  震后10分钟,武警云南总队官兵即携带各类物资装备向灾区进发。随先遣队第一批进入震中龙头山镇的武警昭通支队政治处副主任胡河说:“山体滑坡,道路严重堵塞,距离龙头山镇还有十几公里,车没法开了。全体官兵奉命轻装徒步前进,随身只带了一点矿泉水和干粮。到达后忙着救人,没来得及、也没有条件吃饭。”
  陆续抵达重灾区的救援人员们,也经历了相似的强行军。武警云南总队宣传处副处长罗祥富回忆:“3日晚上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救人是第一位的,我们只能半路扔下给养,只求早一点到达灾区。”
  这些最早赶到龙头山镇的救援人员,见证了“浑水泡面”的一幕:当地群众架锅烧水,各方救援人员排队泡面。
  “我们部队去吃的人不多,不是嫌脏,而是担心我们都去吃的话,老百姓就没有吃的了。”武警鲁甸县中队中队长康伟辉说。
  4日晚上起,后勤物资陆续进入,各救援部队和灾区群众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武警救灾官兵5日开始吃上热食,住进帐篷。6日凌晨,官兵们人力运进净水设备,解决了喝水难的问题。武警云南总队后勤部部长杨波介绍,随着道路打通,部队还将派来食品冷藏冷冻车、野战淋浴车和运水车,争取让救灾官兵三天内洗上热水澡。
  “目前,救灾官兵的生活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杨波说,尽管大宗物资一度滞后,部队仍以较强的自我保障能力全力投入救灾任务。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