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中国经济网为首席合作媒体。图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高级研究员庞中英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中国经济网记者张静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记者彭金美)“中国申办2016年G20首脑峰会成功的机会一半一半,日本会和中国进行激烈的竞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高级研究员庞中英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说。
  2011年《G20集团戛纳峰会公报》明确指出,2015年后的G20主席国将由轮值地区选举产生,首先由亚洲小组开始,亚洲小组包括中国、印尼、日本和韩国。
  “2016年中国申办G20首脑峰会,日本会和中国进行激烈的竞争。日本有美国和G7的支持。”庞中英说,目前的全球政治气候对中国申办2016年G20首脑峰会是很不利的,但中国应该积极主动地争取,成功主办的机会一半一半。
  庞中英说,G20峰会主办国本身就是重要的国际事务组织者,有着多方面的“东道主利益”,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舞台中心”高度亮相的展示机会。借G20峰会,主办国能够更有效地主张本国的价值理念。通过G20平台的集中阐述,中国可以更全面、综合地表达价值理念、政治主张与战略善意,以及中国道路的特殊性、艰难性与积极性,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作用非常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指出,中国应该通过主办G20系列会议,增加在全球金融对话平台中的“说话机会”,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2008年-2013年,中国贡献全球新增GDP的约52%。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却相对边缘,这与中国实际作用不相称。

  作者:彭金美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