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3日 来源:新疆专员办

按照“完善机制、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新疆专员办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探索符合新疆实际的综合财政监管方式,扎实、有序推进综合财政监管工作,不断提升综合财政监管工作水平。

 一、建设制度平台,夯实监管制度基础。

按照综合监管的要求,建立了资料报送制度、联系人制度、约谈制度等长效监管机制。先后梳理综合财政监管有关法规、制度文件181项,建立了综合监管工作文件库,定期整理新制定的相关制度文件不断更新完善文件库。同时,通过门户网站、QQ联络群等向监管单位和社会公开制度库文件,夯实依法监管的制度基础。

二、建设数据库平台,夯实监管数据基础。

按照“科学规范、分类归档、及时更新、方便查询”的原则,研究设计综合监管信息数据库模型,从预算、资产、财务及津补贴、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单位数据资料库。严格落实资料报送制度,定期或实时采集相关信息数据,充实完善信息数据。在国库集中支付和银行账户审批、预算审核等日常监管工作中,有选择的收集信息,及时登记工作台账、工作备忘录等,为开展数据分析、对比、总结等非现场监管工作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三、加强预决算审核,掌握基层预算单位的总体情况。

在预决算审核工作,一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三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职工薪酬支出等社会热点作为审核重点,分析其支出合理性;二是关注各支出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将各项目决算支出数与预算批复数逐项进行比对,同时将本年决算支出数与上年同期数进行比对,分析其增减变动情况是否合理,发现线索寻找问题;三是关注项目支出合规性及项目实施绩效,通过对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支出明细及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审核,分析项目可行性、支出的合理性。

 四、加强银行账户审核工作,严把预算资金使用管理的前沿关口。

充分发挥新版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的功能,对账户代码、银行户名等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清理,对不完整、不准确的信息进行增补和修改。向相关预算单位下发《银行账户管理规定》,对银行账户的开立、办理、变更、撤户的流程以及账户的使用和监督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将银行账户管理不到位的预算单位作为现场审核单位,发现问题后,通过移送、系统内通报和回访等方式,发挥“检查一点、规范一片”的效果,有效提升监管影响。

 五、建设交流平台,健全交流沟通机制。

设置综合监管公共邮箱和基层预算单位QQ群,对外公开办事工作人员的电话及手机号码,及时在门户网站上载通知文件、动态信息等,加强与监管单位的沟通联系,不断健全与基层预算单位的协调沟通机制。

六、建设宣传平台,扩大综合监管影响面。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提高综合监管的政策宣传和服务水平,建设宣传平台。一是组织中央驻疆预算单位综合监管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增进与被监管单位的交流,促进提升了各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业素质。二是利用被监管单位召开工作布置会、内部培训会的机会,派专人深入到基层预算单位对财务部门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进行综合监管政策、知识培训,扩大综合监管的影响面。

(原标题:新疆专员办:多措并举强化综合财政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