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10月10日在济南开幕,本届非博会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 ,通过非遗项目展示交易等内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青岛展区在尽显海洋遗韵的同时,还特地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推介,此外,王哥庄大馒头、糖球、猪蹄等美食非遗也得到了参观者的喜爱。

20余项非遗组团赴会

记者了解到,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山东17市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国外有代表性的非遗产品参展。

经过近2个月的筹备,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了具有浓郁青岛特色的非遗项目,如海云庵糖球会、萝卜会、崂山非遗节、崂山面塑、胶南年画、宗家庄木版年画、胶州剪纸、泊里红席、大欧鸟笼、即墨老酒等20余项参展,借非博会之机,全面展示青岛地区非遗文化以及保护成果。

蓝色的海洋胎记是青岛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此次青岛展厅的设计以蓝和白为基调,以帆船的外形为外部特征,辅以传统建筑风格,既独立布展,又有统一风格。

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推介

本届非博会还首次引入“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集中展示最具当地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青岛崂山道教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参展,重点展示崂山道教音乐、崂山民间故事、螳螂拳等三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时展出王哥庄面塑、崂山茶艺等大众熟悉的项目,以增加人气。

据青岛展团领队、青岛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陆玲介绍,青岛已连续参加三次非博会,本次展出的非遗项目是数量最多的一次。青岛非遗项目数量众多,为配合本届非博会“走近生活”的主题,青岛展团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推介,展示青岛地域文化的同时,也帮助手工艺人扩大知名度。

美食与文化都是非遗

开展当天上午,崂山道教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花色各异的王哥庄大馒头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糖球、猪蹄等美食展区前的看客也络绎不绝。据青岛二月二农场的负责人王文俊介绍,本次展出的面塑产品,仅用于婚庆典礼的就有“喜馒头”“喜燕”“喜鹊登枝”三种花色,还有老人寿宴用的“佛手”、小孩过生日用的“长命锁”、传统节庆用的“招财进宝”“年年有余”等,“王哥庄面塑已经参加了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三届中国非博会,通过参加非博会,面塑的知名度从青岛扩大到全国,已成为本地的一项支柱产业”。记者 刘礼智(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