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泉州市东埔边防派出所,以“一支队伍”、“两个重点”、“三项措施”、“四个转变”为切入点,服务少数民族群众,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海峡法治在线-法制今报10月31日讯(戴友泽 张源迪)今年以来,泉州市东埔边防派出所,以“一支队伍”、“两个重点”、“三项措施”、“四个转变”为切入点,服务少数民族群众,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东埔边防派出所辖区,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因有风俗习惯等因素,无形之中与本地群众有了“距离”。对此,派出所从辖区的村居治保会、保安队、护村队等组织成员中择选人员,与少数民族群众交往密切的人员共同建立了“协管队”,设立少数民族群众专管民警,带领“协管队”,实时了解少数民族群众所思所想,并与街道相关部门、民族宗教事务协会等单位建立联系机制,确保工作“沉”得下、“融”得进、“处置”得好。

在少数民族群众管理工作中,东埔边防派出所本着“管理与服务并举,教育与处置并重”的原则,积极联系有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的企业,明确其在服务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义务,要求企业对招募的少数民族人员逐一登记造册。同时,民警积极开展走访工作,核对少数民族人员基本信息,录入电脑,加强动态管理服务。

少数民族群众身在异乡,需要更多的关怀。东埔边防派出所设身处地为少数民族群众着想,以真情换真心。为了更好地与少数民族群众交流,该所民警经常到工地、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地进行走访,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热情询问其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并尽可能帮助解决。通过走访,民警与少数民族群众慢慢成为朋友,拉近了距离。

在涉少数民族群众警情中,东埔边防派出所秉承“柔性执法”的原则,充分发挥感情优势,站在少数民族群众角度上考虑问题,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少数民族群众在心理上获得慰藉,从而听从劝解,促进警情的顺利处置。

此外,东埔边防派出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面当好少数民族群众的贴心人,及时将他们的合理诉求向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汇报,推动问题解决,一面充分会同综治、司法、民族事务等部门和民族宗教协会,主动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了驻地党委、政府和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致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