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早晚温差大使得人们很容易患上感冒,鼻炎的患者也容易旧患复发。这时,鼻塞难受,很多人就会选择滴鼻剂来改善症状。熟不知,滴鼻剂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鼻塞,还会诱发其他问题。那么,对于滴鼻剂该如何使用呢?

指导专家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潘智灵

记者 魏静红 通讯员 潘英媛 余子媛

滴鼻剂类型多,不能一概而论

不少人认为,鼻塞难受,鼻子不通使用滴鼻剂就能舒畅了,因此也没多大讲究,便随意购买使用。对此,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潘智灵表示,鼻塞的类型有很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鼻塞使用的滴鼻剂也是不一样的。若使用不当,就会加重病情。“如过敏引起的鼻塞,是因为局部水肿引起的,要用抗过敏类型的滴鼻剂,与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塞是不一样的。”

潘智灵指出,常用的滴鼻剂可分为六大类型,分别是血管收缩剂、抗过敏型滴鼻剂、抗菌类的滴鼻剂(大部分是医院自行配制的,如青霉素滴鼻液等)、润滑剂(薄荷油、鱼肝油一类)、鼻腔粘膜的腐蚀剂以及清洁湿润功效的滴鼻剂。

一鼻塞就用,易发药物性鼻炎

潘智灵表示,当鼻腔出现鼻塞、干燥时,或者是鼻部病变引起的耳朵堵塞、咽炎、中耳炎等,滴鼻剂可作为辅助的治疗。如当鼻腔粘膜萎缩,可用润滑剂类型,如薄荷油等,湿润鼻腔;或者滴一两滴鱼肝油,这对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引起的鼻塞,都能起到缓和的作用。

然而,在市面上购买的滴鼻剂多数是血管收缩剂,这类通常含有麻黄素等药物,以血管收缩为主要作用。“对于这类型的滴鼻剂,患者刚开始时使用效果会很好,往往一滴进去就会感觉鼻子很通畅,因此,很受患者喜爱。但使用多了这类型的滴鼻剂,就会造成鼻腔粘膜的萎缩,继发药物性鼻炎。若一停药,鼻子就会又鼻塞,只能越用越多,产生依赖。”潘智灵表示。

另外,长时间使用血管收缩型的滴鼻剂,除了会出现萎缩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外,鼻腔还会变得更加干燥甚至会出血,特别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更应该谨慎使用。

“对于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高血压使得血管变脆弱,而滴鼻剂对局部毛细血管收缩明显,因此,使用不当就会引起血压的升高,这就容易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潘智灵解释。

如何正确使用滴鼻剂?

潘智灵强调,滴鼻剂不能随意使用,而其使用起来也是十分讲究的。

首先,使用滴鼻剂之前要清洁一下鼻腔,因为鼻腔里面有分泌物,洗干净分泌物之后才能保证药物达到病变部位,促进药物的吸收。

其次,使用时最好能躺着,背部要有依靠,鼻孔朝上,通常滴2~3滴左右即可,小孩要减少剂量,具体剂量应按说明书指引。滴药后应保持后倾姿势10~15秒,同时轻轻用鼻吸气2~3次。

另外,滴鼻剂的瓶口最好不要进入鼻腔,以免受污染。

(原标题:滥用滴鼻剂, 鼻腔更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