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自助机上都贴有查询冠字号码的标签,提醒用户杜绝假币。 本报记者 王昕 摄

  12月6日,记者在太原坞城路上的建行学府街支行给孩子汇款。当时是在自助柜员机上操作的,操作结束后,机器上有一行字,大意是是否需要打印冠字号码单据。出于好奇,记者按下确认键。一会儿,凭条出口吐出了一张纸。这张纸和以往的不同:除了时间、金额和交易序号外,最下面是密密麻麻的一组数字。数一下,正好13个数字,应该是我汇款13张百元钞的号码。
  有意思。这就是说我存进去的钱,每一张号码是多少留了一个证据。如果有一张是假钞,银行就可以根据我存钱时的时间和卡号找到我?那么,我取出的钱怎么保证是真的呢?
  在记者的职业生涯中,每年都要遇到各种金融消费者和银行的纠纷。除了排队时间、服务态度等等之外,最无奈的就是假钞问题。消费者说从银行取的钱根本就没有动,结果消费的时候却发现是假钞,是银行的责任;银行说,我给你的是真钞,你出了银行的大门,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如是各执一词,谁也没有证据。曾经有一次,记者和消费者一起看银行的监控录像,但是录像也只能证明消费者在这个银行取过钱。后来,有的人想到取钱后,对着监控探头一张一张地展示。可是探头距离远,钱上面的数字也看不清,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和银行相比,单个消费者是弱势群体。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
  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台存取款一体机,机器上贴着一个名片大小的蓝色即时贴,上面有“查询冠字号码,解决假币纠纷”两行字。随后,记者又进了几家银行查看,有的银行的自助柜员机上贴着蓝色标签,有的则是黄色的。有的贴在机器上方,有的则贴在插卡口上。他们又有什么不同?用银行卡取款试一下,蓝色的能打印出人民币上的号码,黄色的则打印不出来。又是为什么?
  为此,记者咨询了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货币金银处相关工作人员。原来,这是人民币净化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首先是为了我们用到的人民币更干净更卫生,目前从全省现钞自助设备中取出的现金,均是经过银行清分过的。其次就是要解决假币纠纷。在涉及假币纠纷时,通过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功能,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的钱是不是从某个银行网点或其自助设备中取出的,银行也可以知道消费者拿来的钱是不是自己支付的,可以明确责任认定。
  据记者了解,我省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工作从2013年启动,到目前,已经覆盖了全省90%的自助设备。张贴蓝色标识的,是指可实现取款业务信息与冠字号码记录的关联,能够实现提供的冠字号码与现钞能一一对应;张贴黄色标识的,则无法向客户提供取出现钞的冠字号码,但可提供业务发生当天(或时段)该设备内各钞箱所有现钞的冠字号码的文本及图像信息,或业务发生时段该柜台取款现钞的冠字号码。也就是说,蓝色标签的柜员机是能够即时查询并打印出号码的机器;黄色标签的柜员机则是可以后台查询的。消费者从自助设备上取款后,如发生假币纠纷,可以根据取款时间到柜员机所在的银行查询,进行责任认定。
  问题又来了:如果是单纯的存款机或者取款机,进出的钞票能够登记并查询冠字号码。那么,如果使用的存取款一体机,前面的人存钱,后面的人取钱,倘若发现假钞又该如何?责任算谁的?
  记者一个在某股份制银行负责资金运营的朋友说,这其实涉及两个业务。首先,银行的存取款一体机有四个钞箱,其中两个是出钞箱,一个进钞箱,一个废钞箱,这四个箱子各自独立。存款的人存入的钱进了进钞箱,取款人的钱则是从出钞箱均衡出钱,不会出现前面人存的钱后面人取的情况。其次,如果是假钞的话,经过机器的清点、鉴别,会直接进入废钞箱。而且存款人的银行卡也会同时被机器吞掉,需要拿上身份证到银行办理取卡手续。
  那么,人民币冠字号码可查询业务开展后,假币纠纷是不是比以前少了呢?据人行太原中心支行货币金银处统计,目前全省已经有效解决假币纠纷7起,而且因为有理有据,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责任一目了然,避免了打官司、闹纠纷的麻烦。
  以后,再到银行的自助设备上存取款,如果上面贴有蓝标,不要嫌麻烦,只需要多一两分钟,多按一个键,就能给自己存取的人民币加上“身份认证”,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