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贾鲁河郑州冯湾村段,圆形井口不“吐”污染物了

1月31日,东方今报报道了记者沿着贾鲁河岸寻找十几公里,发现污染源的事儿,引起各界人士关注。昨日,东方今报记者跟随郑州市中原区环保局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贾鲁河上游河岸寻找污染源,发现排污井口的污染物已不见了,据分析,污水与雨水管网不分离,是河道污染的最大元凶。

□东方今报记者 叶煜/文 首席记者 张晓冬/图

【再访】

之前的污染物已被清理

上午10时30分许,东方今报记者和中原区环保局工作人员一起,来到贾鲁河上游冯湾桥向南约400米处,看见圆形井口溢出的污染物已不见了,从铁管内流出的污水正流向方形井内。

“这是市里截污工程的一号井,2011年12月份交付使用,专用于收集贾鲁河两岸村庄的污水,然后直接流向污水处理厂。”中原区环保局姬副局长指着这口井介绍说,截污工程完工后,已交由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来管理和维护。

而对于河岸旁的垃圾山和死猪,姬副局长表示,河岸附近的养猪场和一些小作坊人员将死猪和垃圾扔至此处,他们已对附近的小作坊进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排污现象;对于垃圾污染河道的现象,他们已责令涉及的企业停业整顿。

“每周都要对河道附近巡查两至三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一号井一直到中原大桥西流湖的沿岸,没有发现排污口。”中原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张副大队长说,如果发现管网设施被堵住,虽然不在职责范围内,但他们也会及时清理,以免污染河道。

【疑问】

是污水流进雨水管道?

随后,东方今报记者跟随中原区环保局工作人员来到二七区八卦庙村,看见此处的贾鲁河一半呈现乳白色,而被冰封住的河水发黑。

“乳白色的污水是村民的生活污水,而发黑的河水是污水经过日积月累后,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黑色。”张副大队长说。

他指着一号井的位置说,这里是贾鲁河的上游,此处离一号井的直线距离不过500米,如果下大雨,这儿的污水将污染整条贾鲁河。

此处,通往河面有一条小路,“小路下面铺设的是管网设施,航海路下埋设的泄洪管道一直延伸至此,本来流进河道的应是雨水,而附近的村庄可能私自将污水接进雨水管网,污水和雨水一起流进了贾鲁河。”张副大队长解释道。

“这儿管网设施不健全,村里没有污水管网,污水、雨水一股脑地全都流进了河道,能不污染吗?”看见河道被污染,姬副局长紧锁眉头。

【回应】

将来会完善污水管网 布设截污设施

昨日下午4时许,东方今报记者拨打二七区环保局电话,一名胡姓工作人员表示,生态水系污染问题是咱老百姓关注的事情,作为环保部门,他们十分重视。“按照市里要求,正在对污染源进行排查,但有些是历史遗留因素造成的,比如附近的村庄没有污水管网,污水流进了河道。对于污染源还需要一步步地治理”。

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说,对于八卦庙村的排污问题,由于那片区域没有道路,也没有管网设施,村民的生活污水不能流进市政管网,所以就排进了河道里。

“将来,随着村庄的进一步改造,完善沿河分布的村庄管网后,就能布设截污设施,让污水流向市政管网。”该工作人员说。ADF

线索提供 徐女士(稿酬50元)

短评

监管缺位 贾鲁河排污何时了

贾鲁河排污,去年11月份媒体集中曝光后,河水清了没几天,污水又排进去了,这段贾鲁河也不幸变成了“黑河”。

环保、市政等部门的应对处理办法,套路也一样,带着记者去现场,先表态,再查处,接着说几个客观原因,要么是其他部门某某方面没做好,要么这应该归某某区来管理,要么是历史欠账没解决好云云。

我只想问两句:为啥每次贾鲁河排污,都是市民或媒体记者先发现的,既然监管部门天天都说在巡查,难道都没看到?为啥今报记者上周五向郑州市环保局12369热线举报,时隔三天才有结果?执法人员可以周末休息,但排污可是不休息的啊。

在“百度”搜索“贾鲁河排污”,多是“网友七问贾鲁河污染”、“贾鲁河水成‘酱油’”、“臭水充斥贾鲁河”等标题,今报也多次报道贾鲁河污染的事儿。贾鲁河污染治理,市里不是不重视,上至书记、市长,下至市环保局长,都多次去察看贾鲁河,我也多次跟随市领导去采访贾鲁河污染和治理的现场,见证了治污的决心和努力。

细看这些报道内容,发现之所以屡现排污,都是某一个环节或某一段河流的污染突发,而相关部门给出的借口大同小异,就没从自身监管缺位上说事儿。难免市民和媒体揪住不放。

贾鲁河排污,还能再排多少年?别说以后,就是现在我都不好意思再说啥了。

东方今报评论员 夏友胜

相关

空气质量最差城市 郑州入围“前十”

昨日,环境保护部网站发布了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郑州进入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个城市之列。

据了解,在这74个城市中,除海口市等8个城市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等6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标,其他66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2014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个城市分别是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郑州和天津。

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为241天,与2013年相比,达标天数比例由60.5%提高到66.0%,达标城市数量由3个增加到8个。东方今报记者 付雨涵

(原标题:今报记者追查贾鲁河污染元凶 监管缺位 都谁在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