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临《千字文》
  《千字文》写本尚未得法,从笔画的瘦硬尖利来看,使用的多半是硬毫,弹性较大。捺画略见上翘,隐约有一些简书的韵味。由此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民间写本样式。(图1)

唐 临《宣示表》

  《宣示表》为三国时魏钟繇所书,真迹不传于世。一般论者都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笔法、结体都已经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朴茂,字体宽博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楷书逐渐走向成熟的变化脉络。
  临《宣示表》较之《千字文》和《兰亭序》的书写或临写水平要高许多,章法和笔法,尤其是笔法有一定的功底,注意到了同字变化这一细节。虽然临习不过三行余,但气韵流动。(图3)

临《黄庭经》

《黄庭经》黄素绢本为王羲之小楷,法度极严,气息灵逸,结体秀美开朗。

唐人无名氏所临(左下),水平很高,运笔、结体、章法都接近原帖,非常到位。

  目前所能见到的《黄庭经》有停云馆临本(左上),选自《停云馆帖》。《停云馆帖》是明代精选丛帖善本,由文徵明的儿子文彭、文嘉摹勒。刻者为铁笔名手章简甫,被推为明代刻帖上品,初为木刻,后改为石刻。此卷一全部为晋唐小楷,现藏故宫博物院。
  文氏父子皆工书画,精鉴赏,富收藏。《停云馆帖》选帖极其严格,伪书极少,多以墨迹上石,较当时其他丛帖为优。

(图2)

(伯 4764)

书写水准最高。最后连写了数个“激”字,能看出当时的调整状态。

(伯2681)

  其中有“唐乾符三年”字样,时在876年。文字写在《论语》抄本前。这段只是选写《兰亭》中的字,有“尚想黄绮”数字,出自王羲之的《尚想黄绮帖》。这件完全是写了玩,墨色不匀,中间有一行笔画较细的字,看出作者名叫张喜进。极为珍贵。

(伯 3194)

  写在《论语》抄本的背面。“阴”字写法与伯2544和伯2622同。“亭”字则写成了“停”。纸张右侧有几个与正文无关的字。

(伯2622)

  写在一卷吉凶书仪的背面。其中的“阴”字,写法与伯2544一样。笔法相对粗重,右侧还有一行倒写的小字,很随意。

(伯2544)

  写在一卷唐诗抄后面,从文字上看,全篇完整。书写中偶有脱漏,但并不在意。“阴”字写法错误。写完全篇后,又写了两遍“永和九”等字,心态放松。全篇对于“之”字极其在意,尤为醒目。
  这五件临《兰亭序》稿本中,所标示的“伯”字,是指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保罗·伯希和(1878-1945)。
  他1908年赴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带回法国,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伯希和是欧美公认的中国学领袖,影响遍及欧美日本及中国。然而伯希和与中国学者交往,最初之始却并非友谊佳话,而是以让炎黄子孙愤慨痛惜,也令他本人蒙羞的敦煌盗宝为开端。

  可以说,临摹是进入书法殿堂的唯一通道。临摹从古至今都存在,效仿前人,从“他神”到“我神”。但目的不同,心态不同。现在所看到的很多作品,都是通过临摹来保存的。最主要的,古人不会专门将临摹单独作为研究手段,属于书写的一部分。
  但对于临摹存在误读是显而易见的。个人认识上不到位,或者是“学书贵在法,而其妙在人”。临摹结果确实存在“不确定性”。临的好未必写的好,但写的好必定临的好,临的不好肯定写不好。书法史中那些出类拔萃的书家,个个都是临摹高手,米芾、王铎、赵孟頫、董其昌等等,只是很多人的作品因为各种原因而见不到了。
  今有数件保留在法藏敦煌文书中的书法资料,见证了古人临摹和书写状态,殊为珍贵。其中有临摹《千字文》稿本(图1),临摹王羲之《黄庭经》(图2)、钟繇《宣示表》(图3)以及风格、规格和文字长短不同的《兰亭序》临作,显得生机勃勃,能见天质。法藏敦煌文书中,共有五件临《兰亭序》稿本,其中,有些纸张是残破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临写过程中的随意涂抹,漫不经心甚至玩世不恭的态度,恰恰因此而又一份难得的自然纯真。因为极为偶然的原因保存下来了,成为重要的书法文献。
  因为目的和心态不同,直接导致了临摹的功效不同。古人是自然的书写,书法就是写字,并非一定要弄得很神秘,书法不是写字云云。面对时下狂荡无法,随意肢解汉字的现象,强调回到汉字书写本身,意义重大。说到本质,涉及到对书法的理解和定位。书法不是艺术,而是文化。艺术可以“为所欲为”,但文化必须敬畏。古人的书写之所以呈现自然状态,就是不需要刻意表现什么,就是一种记录,记录了日常生活状态中的一切。古人不说传统,只说“古法”,不说创新,只说“变乱古法”,不说创作,只说“书写”。重视书写性。“书写性”缺失是当下书风雷同造作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在古人那里,临摹和创作没有明确界限,临就是创,创就是临。临作也常常作为朋友之间的酬答。对于古人来说,是“临—日常书写—创”这样一个过程,过渡自然,今人则是“临—创”,故而出现脱节。临摹中所取法的经典,无法很好地通过“日常书写”来消化吸收,转化到个人创作中。这是很多人原地踏步甚至持续倒退的重要原因。
  今时今日,赏读这些古人处于自然状态的“日常书写”,可以看到临摹的原生态。不仅可以展示临摹本身的意义,也能看到“日常书写”的意义和价值。书法史中很多的经典,并非扛鼎巨制,而是一些不经意的手札和便条。有鉴于此,当下书家应该远离应展式创作,回归到“日常书写”。重视日常书写,才有书法的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