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方不起诉张显耀(左),检举者王郁琦(右)无法认同但表尊重,而因本案处理过程引发纷扰,他愿负政治责任请辞陆委会主委职务
  东南网2月11日讯(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吴生林 记者 林连金)10日上午,台北地检署就台湾陆委会前副主委张显耀疑似泄密案,认定犯罪嫌疑不足,予以不起诉处分。中午12点半,当初向高层举发的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召开记者会宣布,无法认同检方不起诉的理由及决定,但只能尊重,可是,因为本案处理过程已引发社会纷扰,他愿负起政治责任,请辞陆委会主委一职。
  马英九通过“总统府”发言人说,其支持王郁琦的看法,对张显耀获不起诉一事没有进一步评论。
  检方称张揭露的是普通公文
  张显耀去年8月间去职,当时“行政院”发布人事异动称张因“家庭因素”请辞获准,但张显耀发声明指自己是临时被告知去职,后来陆委会以张去职原因是“工作上有疑点”待厘清,遭张显耀大动作反驳,引发政坛关注。
  陆委会将张显耀移送检调调查,指称他涉嫌从2012年6月到2014年2月以电话、简讯、电子邮件等将台湾有关讯息转告助理陈宏义、秘书张素玲,因此泄密。但检察官调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不足,予以张显耀、陈宏义、张素玲3人不起诉处分。
  台北地检署指出,根据检察官比对监听内容、向陆委会调阅资料、讯问陆委会相关处长后,认定张显耀揭露的消息有些是普通等级公文,有些是事务性安排行程,而并非谈判的实质内容,都不能认定是应保密的机密事项。
  前“国安局长”蔡得胜也向检方证称,在任期间持续关注张显耀等人情况,假如侦办到“间谍”案件,都会呈报,但是本案并没有。
  王郁琦不满“不起诉的泄密”
  王郁琦在记者会上表示,对于检方的不起诉处分,变成一种“不起诉的泄密”,“必须坦诚地说,我无法认同这样的结果,感到非常失望与无奈”,基于对司法的尊重,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王郁琦接受媒体提问时,提到发现张显耀疑涉泄密的过程,他表示2014年上半年有人提醒王郁琦要他注意一点,当时他也未多加留意。去年7月与时任“国安会秘书长”金溥聪开会时提到这点,金允诺进一步了解,几天后从“国安”单位得知内部调查,“张副主委真的恐怕有问题”。
  因此王郁琦当时建议张显耀调离现职接受调查,并安排过渡性职务。他并否认张显耀泄密案是“政治斗争”,重申与张并无私怨,建议调职是因为工作有疑点,他职责所在不得不然。
  在10日记者会上,王郁琦还痛批张显耀“虽然回避了法律责任,但逾越政务官应有分际”,也指张显耀泄密程度,至少有三种情况。
  马赞王郁琦优秀 支持其看法
  检方对张显耀案的不起诉处分,使王郁琦成为历来第一个主动请辞、而非随“政府”人事调整而去职的陆委会主委。
  对王的请辞,台“总统府”发言人马玮国表示,“总统府”支持王郁琦的看法,没有进一步评论。马玮国转述马英九说法,认为王郁琦是非常优秀的陆委会主委,两年来推动两岸交流制度化和常态化认真负责、表现称职。“总统府”会进一步了解不起诉处分的内容后,再做回应。
  10日王郁琦也表示,他已在第一时间向马英九及“行政院长”毛治国报告此一决定。对于“总统府”尚未准辞,王郁琦表示,“事情已经决定,应该不会再改变”。
  王盼国台办陆委会直接互动持续
  外界常将王郁琦与前“总统府副秘书长”罗智强都视为金溥聪一手带大的子弟兵,深受马英九及金溥聪的器重。
  王郁琦,原为世新大学法律系副教授,2008年马英九竞选“总统”时加入竞选团队,为发言人群其中之一,选后被指派陪同前“副总统”萧万长赴大陆参加博鳌论坛。2008年马英九上任后,王郁琦担任首位“总统府”发言人,2010年5月转任“国安会咨询委员”。
  王郁琦2012年10月出任陆委会主委,有学者指出,其任内最大的贡献,当数与大陆的互动良好。尤其去年2月11日,“张王会”在南京登场,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这是两部门间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的开端。
  王郁琦10日也表示,“张王会”因他辞职将来不会再有,但希望在他任内实现的国台办与陆委会的直接互动能够持续下去。

  东南网2月11日讯(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吴生林 记者 林连金)10日上午,台北地检署就台湾陆委会前副主委张显耀疑似泄密案,认定犯罪嫌疑不足,予以不起诉处分。中午12点半,当初向高层举发的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召开记者会宣布,无法认同检方不起诉的理由及决定,但只能尊重,可是,因为本案处理过程已引发社会纷扰,他愿负起政治责任,请辞陆委会主委一职。
  马英九通过“总统府”发言人说,其支持王郁琦的看法,对张显耀获不起诉一事没有进一步评论。
  检方称张揭露的是普通公文
  张显耀去年8月间去职,当时“行政院”发布人事异动称张因“家庭因素”请辞获准,但张显耀发声明指自己是临时被告知去职,后来陆委会以张去职原因是“工作上有疑点”待厘清,遭张显耀大动作反驳,引发政坛关注。
  陆委会将张显耀移送检调调查,指称他涉嫌从2012年6月到2014年2月以电话、简讯、电子邮件等将台湾有关讯息转告助理陈宏义、秘书张素玲,因此泄密。但检察官调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不足,予以张显耀、陈宏义、张素玲3人不起诉处分。
  台北地检署指出,根据检察官比对监听内容、向陆委会调阅资料、讯问陆委会相关处长后,认定张显耀揭露的消息有些是普通等级公文,有些是事务性安排行程,而并非谈判的实质内容,都不能认定是应保密的机密事项。
  前“国安局长”蔡得胜也向检方证称,在任期间持续关注张显耀等人情况,假如侦办到“间谍”案件,都会呈报,但是本案并没有。
  王郁琦不满“不起诉的泄密”
  王郁琦在记者会上表示,对于检方的不起诉处分,变成一种“不起诉的泄密”,“必须坦诚地说,我无法认同这样的结果,感到非常失望与无奈”,基于对司法的尊重,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王郁琦接受媒体提问时,提到发现张显耀疑涉泄密的过程,他表示2014年上半年有人提醒王郁琦要他注意一点,当时他也未多加留意。去年7月与时任“国安会秘书长”金溥聪开会时提到这点,金允诺进一步了解,几天后从“国安”单位得知内部调查,“张副主委真的恐怕有问题”。
  因此王郁琦当时建议张显耀调离现职接受调查,并安排过渡性职务。他并否认张显耀泄密案是“政治斗争”,重申与张并无私怨,建议调职是因为工作有疑点,他职责所在不得不然。
  在10日记者会上,王郁琦还痛批张显耀“虽然回避了法律责任,但逾越政务官应有分际”,也指张显耀泄密程度,至少有三种情况。
  马赞王郁琦优秀 支持其看法
  检方对张显耀案的不起诉处分,使王郁琦成为历来第一个主动请辞、而非随“政府”人事调整而去职的陆委会主委。
  对王的请辞,台“总统府”发言人马玮国表示,“总统府”支持王郁琦的看法,没有进一步评论。马玮国转述马英九说法,认为王郁琦是非常优秀的陆委会主委,两年来推动两岸交流制度化和常态化认真负责、表现称职。“总统府”会进一步了解不起诉处分的内容后,再做回应。
  10日王郁琦也表示,他已在第一时间向马英九及“行政院长”毛治国报告此一决定。对于“总统府”尚未准辞,王郁琦表示,“事情已经决定,应该不会再改变”。
  王盼国台办陆委会直接互动持续
  外界常将王郁琦与前“总统府副秘书长”罗智强都视为金溥聪一手带大的子弟兵,深受马英九及金溥聪的器重。
  王郁琦,原为世新大学法律系副教授,2008年马英九竞选“总统”时加入竞选团队,为发言人群其中之一,选后被指派陪同前“副总统”萧万长赴大陆参加博鳌论坛。2008年马英九上任后,王郁琦担任首位“总统府”发言人,2010年5月转任“国安会咨询委员”。
  王郁琦2012年10月出任陆委会主委,有学者指出,其任内最大的贡献,当数与大陆的互动良好。尤其去年2月11日,“张王会”在南京登场,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这是两部门间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的开端。
  王郁琦10日也表示,“张王会”因他辞职将来不会再有,但希望在他任内实现的国台办与陆委会的直接互动能够持续下去。
  作者:吴生林 林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