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奇和妻子

卢奇和女儿

卢奇一家子

  由陈国星执导,卢奇、魏积安、薛淑杰、奚美娟、邓英、于越等实力派演员加盟的影片《邓小平登黄山》在北京上映。影片将镜头聚焦于75岁高龄的邓小平坚持徒步登山并发表重要的黄山谈话,再现了“世纪伟人”的人格魅力。影片再现邓小平登黄山细节, 观众备受感动。1979年,时年75岁高龄的邓小平,健步登临黄山,并发表了著名的“黄山谈话”,以伟人的眼光和视角作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重要指示,开创了黄山乃至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和繁荣的序幕。
  特型演员卢奇再次出演老年邓小平。从影30多年,卢奇已经在40余部影视作品中扮演了邓小平的形象。他扮演的邓小平,不仅得到了中央领导和邓小平亲属的认同,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同。此次,在《邓小平登黄山》中,卢奇挑战自我,出演75岁高龄的邓小平。作为特型演员,卢奇外形较像邓小平,但他自己并不满足于“形似”。在他心里,神似才是最高的标准,力争做到“形神兼备”。
  卢奇表示,这次出演老年版的邓小平是自己最苦的一次,也是最拼的一次。“在拍摄一场过桥戏的时候,因为溪边石头湿滑,一不小心摔倒在水中,磕破了腿。被工作人员扶起后,没有立刻去医院检查,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就接着拍戏。一直到当天的戏份儿完成,才去医院处理伤口。”为了展现老年的邓小平,卢奇每天都是第一个去片场,找化妆师粘上皱纹,染好白发。夏季黄山,天晴的时候,气候闷热。脸上的胶水一粘就是一整天,晚上卸妆的时候,脸上都干得生疼。
  过日子
  幸福总会写在脸上
  由于职业特殊,演员的家庭生活会受到公众关注,或生出流言长短,或叹出清水叮咚,这也算是生活给演员的“特供”。其实,每家的日子,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显贵名人,究竟过得合适不合适,鞋大鞋小只有自己感受最准确,这条百试不爽的准则是放之家庭而皆准的真理。所有的表演都会不攻自破。
  有句话说,幸福会写在脸上。卢奇一家人过得就很有幸福感,卢奇和妻子唐萍都是名演员,女儿女婿,女儿没有“子承家业”当演员,帅气的女婿徐百晓是演员,小夫妻俩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老少三代,一家六口其乐融融,幸福也写在了爷爷卢奇的脸上。一家六口去年曾经在浙江卫视星二代才艺秀节目中一起亮相,卢奇、唐萍夫妇双双现身亲自助阵女儿卢洋,夫妻俩拿出了压箱底的本事,卢奇拉二胡,母亲唐萍和女儿唱京剧,完成了一曲令人惊艳的 《新贵妃醉酒》,让观众记忆深刻。
  生活中的卢奇性格一直很内向,在家里话不多。家里的长短琐事都是由妻子唐萍来当家。女儿海外留学归国,家里更多了欢歌笑语,时尚、服装、唱歌、恋爱,家里的两个女人都是爱“说”型的,不管是哪个话题,在卢奇听来“耳濡目染”都是轻松和愉悦,家里的声音是悦耳的,眼睛是亮的,生活节奏弹出的是泉水叮咚悦声朗朗。
  女儿结婚那天,卢奇非常动情。他对着未来的女婿徐百晓动情地说:“洋洋跟随我生活了26年,从今天开始,她就要离开我,永远与你生活在一起了。作为父亲,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能善待洋洋,给予她幸福。”卢奇又说:“你们不再是单身了,两个人在一起要相互体贴、谦让,好好过日子,别让两边的父母操心。”卢奇说的都是家常的嘱托,心里却压住情感的闸门,免得控制不住“翻江倒海”。家有儿女,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在孩子结婚那天,做父母的那份复杂的情感,其实大部分都沉淀在自己心里。女儿出嫁,作为父亲,心里似乎更多一层牵绊。
  老两口看着小两口过日子。小两口没有生孩子的时候,外边吃完回到家,居家过日子的琐碎还没有体现出来,日子和俩人单身时变化不大。有时候小夫妻回父母家蹭饭,老两口生怕他俩有压力,赶紧说,父母家就是你们的家,欢迎蹭饭。第一个女儿降生了,小两口婚姻的磨合期也来了。有了孩子,家庭的琐事怎么也绕不过去了。比如,女儿半夜要喝水,贪睡的小父母,你推我我推你,谁都想自己多睡会儿,这样的琐琐碎碎演变成了吵架拌嘴的小矛盾,矛盾似乎是因为孩子而起,实际上是谁也没有意识到单身角色的转换对家庭的重要,卢奇那句动情地“你们不再是单身了,两个人在一起要相互体贴、谦让,好好过日子,别让两边的父母操心”的真正含义。终于有一天,女儿抱着自己的女儿回娘家了,小两口的矛盾升级。卢奇夫妇非常理性地了解出矛盾的原委,父母的爱心就像女儿小时候一样翻滚出了浪花,一波一波的送到了有危机感的小家庭。卢奇意识到,升级为父母的小夫妻的角色还没有转换过来,女儿的工作朝九晚五,女婿没戏的时候似乎闲的时候多,现在有了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而小父母还在贪玩儿的状态中。该抱孩子的时候,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希望对方先离开电脑,这样不愉快的生活小细节堆积起来就像张爱玲笔下爬满虱子的华丽旗袍,侵蚀了原先美丽的生活感受,“虱子”虽小却越咬越疼了。
  搭把手
  助小夫妻尽快成长
  帮助小夫妻快点成长起来,卢奇夫妇决定将女儿一家接回来住,老两口来照顾外孙女。卢奇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那就是现在“80后”小夫妻家庭责任感不强,动辄闹分手。要是女儿女婿住回娘家,当着父母的面,他们即便有分歧也会有所顾忌,况且做父母的还可以及时调解。女儿女婿的感情基础其实非常好,两个人性格都是爱“说”型,有了矛盾都不藏着掖着,说出来反而是好事。就是突然有了孩子,小两口对生活一下子难以适应。卢奇夫妇既没有批评女儿,也没有责难女婿,而是默默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小两口度过这段必不可少的婚姻磨合期。卢奇的夫人唐萍也是有名的资深演员,曾在《西藏风云》、《日出东方》等20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角色。女儿一家住进来后,她开始淡出影坛,安心在家照顾外孙女。每天早上,卢洋和徐百晓上班后,唐萍紧张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给孩子喂饭、冲奶粉、洗澡、哄她睡觉……连出门丢个垃圾都得忙里偷闲,一路小跑。
  在父母的帮助下,小家庭的船越调整越直,四五年以后,小家庭中的第二个女儿诞生了,小夫妻也“华丽”转身,不仅小夫妻的感情越来越好,父母的角色也越来越称职,越来越到位了。这一切,卢奇看在眼里,为女儿感到幸福。女婿徐百晓在演艺事业上也开始往上攀升,成为新生代演员中的佼佼者,已主演了《人生》、《雷雨》、《共和国不会忘记》等多部话剧,徐百晓在演出话剧《李白》时,卢洋一连看了20多场,每天即便再晚,她也要陪丈夫一起回家。女儿女婿的恩爱和睦,带给卢奇和唐萍莫大的欣慰与满足。哪家父母不为孩子的幸福着想?孩子独立门户,作为过来人的父母,帮助他们度过生活中的困境,看着孩子们的生活走向完满,扶上马再送一程,看着女儿女婿笑颜重新展开,卢奇觉得不仅是欣慰,他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小夫妻做出了榜样,用自己的辛苦告诉女儿女婿什么是做父母的责任。
  第二个女儿来到这个小家庭中,女儿女婿对家庭和自己的角色有了坚定的信心。女儿和女婿在心态上也成熟了,琐碎的养育孩子的过程,两个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细节无处不在。是放开手的时候了,卢奇夫妇把家庭更多的重担放在了小夫妻肩上。女婿徐百晓成了两个孩子的爸爸,他爱两个女儿,更心疼自己的妻子。妻子卢洋夸自己的老公,不拍戏的时候,我老公买菜做饭,还是我的贴身助理,我出差买机票,老公会在网上帮我订好机票,选好座位,然后微信给我。而母亲唐萍希望女婿在演艺事业上有更大的出息,女婿徐百晓说,丈母娘都希望自己的女婿事业有成,这是人之常情,我特别理解。每逢节假日,女婿都会买上两束鲜花,一束给自己的妻子,一束献给岳母,哄两个女人开心。卢奇非常赞赏这种大家庭“套着”小家庭的生活,他说,咱们中国人家庭观念强,不是坏事是好事,这样并没有影响到女儿女婿独立的生存能力,相反,他们更懂得什么是爱了。
  卢奇一家人就像千百个普通家庭一样,在普通的日子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快乐地往前走。两个小孙女一天天长大,女儿女婿既忙自己的事业,也把自己家庭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一家人相互用爱心和理解宽容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锅碗瓢盆交响曲中,锅碰碗,碗碰锅,即使有点小矛盾,小怨言,这个家庭的主题曲仍然是愉悦快乐,气势恢宏的交响曲。文/图J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