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樊邦平

戢静燕和丰收的草莓。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樊邦平
  放弃家族千万生意,开着宝马下乡来种草莓,当选村支书,招商引资欲带全村人搞现代农业……去年,简阳市草池镇瓦厂村新上任了一名80后村支书—25岁的戢静艳。虽然年龄小,但她的志气却不小。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不仅开创了草莓销售新模式,还计划招商引资,带领全村大搞现代农业。
  戢家经营着家具生意,资产上千万,在村里是富裕人家。但作为“富二代”的戢静艳却并不愿意享受安逸的生活,她是个爱“折腾”的女子。2011年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干过电视台外景主持、英语老师、家族企业办事员等职业,最后选择回到农村走上创业之路,当支书、卖草莓、做包装,把自己的农村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我爱吃草莓,我们村又在积极提倡种植草莓,我觉得是一个机会,所以就参与了进来。”谈到为何选择务农种草莓,戢静艳这样向记者解释道。
  从2014年4月开始种草莓至今,戢静艳的草莓园从最初的12亩发展到现在的30亩。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戢静艳借助微信、网络等平台宣传自家草莓,在朋友们的捧场和网友的关注下,戢家的草莓很快就供不应求,今年简阳市冬草莓采摘季刚刚开始,戢静艳投入的20余万元便已回收了一半。
  在创业发展之余,热爱家乡的戢静艳也想帮助邻里乡亲致富。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戢静艳决定参与村支书选举,“名正才能言顺,在这个位置上也才能更好地带领大家发展。”
  近年来瓦厂村种植草莓的村民不少,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稳定的销售渠道,不仅草莓质量不高,而且销量也很少。“技术不提高,草莓质量就上不去,销售渠道不畅,价格就难以稳定。”把准了瓦厂村发展的脉搏,戢静艳在竞选村支书时,拿出了提高草莓种植效益的方案。在去年11月的村支书换届选举中,她依靠全新的草莓种植模式和营销模式理念,赢得了村民的支持,成为了瓦厂村史上最年轻的村支书。
  上任后,戢静艳不仅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原有的草莓进行更新换代、大力推广脱毒苗的使用、加强包装,还在全村成立了合作社,与北京的一家企业签订供货协议,将全村的草莓进行统一销售,解决了销路问题。
  “瓦厂村现有168亩草莓,接下来除了扩大规模外,我们还要积极发展近郊乡村旅游,年初我们建的一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就是其中的配套设施。”戢静艳告诉记者,2015年她准备在家乡大干一场。
  作者:樊邦平
  (来源:樊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