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三亚市天涯区水蛟村,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旁边鱼塘,造成水体污染。

3月17日,三亚市天涯区水蛟村,执法人员在进行水质取样。本报记者 武威 摄

  新闻追踪

本报三亚3月17日电(记者苏庆明)重拳整治三亚河污染问题,三亚持续出击。今天上午,按照三亚市政府关于三亚河大整治行动的统一部署,三亚市国土局国土环境资源监察支队、市水务局、天涯区环保局等单位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前往三亚河上游区域,追根溯源,突击查处畜禽养殖场非法向三亚河支流排污行为。

在位于上游区域的水蛟村,执法人员发现,该村养猪场、秋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农户小型养猪场的猪粪便、冲栏水等污物,未经任何污水处理,便通过非常简单的排污渠道排进流经场边的三亚河支流水蛟河。执法人员当场签发了整改通知,要求这些场所立即停止这一非法行为,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水体监测技术人员对排污口的水质进行取样,将进行精确的水质分析。

“为保障三亚生态良好和优美宜居,我们对任何环保安全隐患将一查到底!”监察支队队长陈武卫说,三亚对三亚河的污染整治活动,以前主要集中于城区范围内,现在已经扩展到整个三亚河流域,原因是城区的污水处理配备已经相对完善,而位于上游区域的农村地带则比较薄弱。天涯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经过有关部门摸底调查,仅水蛟村就有十多家非法排污的小型农户养猪场,养殖规模在100头到500头之间,污水每2至3日集中排放一次,初步估算500头规模的每次排放量约为半吨。

陈武卫说,这些农户非法排污,一方面在于缺乏环保意识,一方面也在于其规模较小难以承担建设规范污水处理设备的成本。因此,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既是养殖场自身必须承担的责任,同时也需要政府引导支持。目前,三亚市畜牧局已经介入畜禽养殖场排污整治活动,相关部门也加紧研究进一步完善的解决方案。

作者:苏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