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作为P2P平台资金流入通道的第三方支付,在春节前后收到央行的“一口禁令”:暂停信用卡P2P充值业务。深圳市人大代表、迪蒙网贷系统CEO向隽表示,这一禁令剔除了P2P的一些负面资产,对行业长远发展来看反而是一个利好,央行此举可谓计深虑远。

(迪蒙网贷系统:央行叫停信用卡充值乃计深虑远)

  “信用卡P2P充值业务说白了就是三角债,借银行的钱投资P2P理财”,向隽介绍说,信用卡一般有50天左右的免息期,使用信用卡通过第三方支付向P2P理财账户充值后,选择期限低于50天的项目投资,项目借款期限到了之后不仅可以拿回本金还信用卡,还能获取一部分利息,这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卡套现投资的行为。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叫停P2P信用卡充值,说明P2P行业嫁接信用卡累积的风险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向隽分析说,对社会金融环境而言,信用卡套现增加了金融秩序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了洗钱风险,不利于国家对社会消费的把控;对银行而言,套现的资金脱离了银行机构的监管,增加了银行的坏账风险,阻碍了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对P2P行业而言,P2P信用卡充值虽然赢得了一时的业务量,但将留下破坏金融秩序的骂名,进而招致监管层的打击,不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信用卡P2P对投资人来说,也存在着多重风险。业内人士举例称,如果一位投资者信用卡P2P的5万元投资不能及时收回本金,那么将面临高额信用卡利息支出,对应的利率一般为18%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月需要750元的利息支出,这比一般P2P网贷项目13%的利率还高。
  “银行卡中心会动态分析客户消费情况,一旦发现套现投资行为,将会对持卡人信用卡进行冻结处理,同时还会影响到个人信用记录甚至背上违法犯罪后果。 ”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教授刘少军认为,随着个人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失信行为的代价将愈来愈大,信用卡P2P的风险远远大于套现占款的利息收益。
  “推行信用卡充值的P2P平台只是少数新平台和小平台,大多P2P平台早已意识到信用卡充值的风险,暂停了这项业务。很明显,少数平台的行为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形象,央行的这个禁令,剔除了P2P的 ‘负资产’,对P2P长远和健康发展而言,反而是一个利好,可谓计深虑远。”迪蒙网贷系统CEO向隽说。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