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黟县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黟县农商银行作为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多管齐下,全力做好这项惠农工程。截至目前,该行已建立农户经济档案22690户、评定信用村30个、信用户8079户,建立公务员信息档案145户、小微企业及农村个体工商户信息档案1050户,累计授信额度达14.13亿元。

高度重视,内外联动。该行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推进方案等,让全行员工进一步清醒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了由“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支行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全县任务分片到岗、落实到人;加强与各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外部沟通联系,配合做好前期信息采集和业务咨询等工作。

立体宣传,营造氛围。通过“街上有横幅、窗口有资料、电视有新闻、网络有简讯、报纸有报道”的“五有”宣传模式,全方位开展信用知识宣传、金融基础知识普及等活动。同时结合新农合签约、金融社保卡发放等契机,加大下乡走访力度,让村民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可贵性,引导农户主动加强个人信用行为约束,为农户基础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奠定基础。

优化配置,稳步推进。为了充分做好农户信息审核、录入和评价工作,各支行主动与所辖镇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优化人员配置,明确两名以上员工负责对收集来的农户基础信息表进行审核,严把基础信息“质量关”。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整合各方力量高质量开展农户信息平台录入工作。

信贷创新,完善机制。通过建立“农户+征信+评价+信贷”的业务模式,不断建立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该行“量体裁衣”,开展“阳光信贷”进村入户,对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额度放宽、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等措施,使守信农户得到更多的融资便利和实惠,不断提高“经济身份证”的含金量。

(姚嫚嫚)

作者:姚嫚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