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破解基层党建“点”好“面”差难题—

本报记者 王域西 文/图

德阳市罗江县调元镇酒垭村村支书易礼富最近特别忙碌,每天拿着一张大表格在村里跑前跑后。他手上拿的是一张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列着5大问题、17项整改措施和51个具体整改方法,“因为表格形状像一层层摊开的铺盖,简单明了,大伙儿都把它叫做‘铺盖表’。”

4月中旬,在罗江县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督查中,作为多年“后进村”的酒垭村再次被列为“问题村”,易礼富被约见谈话,回村后,他和乡亲们商量了整整一天,又在县委组织部和调元镇领导的帮助下,和“明星村”百花村接上对子,绘制了这张“铺盖表”,“一项一项对着看,照着干”。“以往我们重在树典型、造亮点,造成基层党建‘点’好‘面’差。”罗江县委组织部长王晓芬介绍,今年以来,罗江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通过分期督查,覆盖每一个基层党组织,不仅仅是“问题村”,即使是“先进村”或者“一般村”,只要在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都要切实督查整改。

17条措施条条有落实问题村要摘掉“后进”帽子

5月4日,记者走进酒垭村村委会,这栋两层小楼的一楼正在进行村级服务平台的标准化改造,对面的土地正在平整,准备建一个文化院坝。“就在一个月前,这里还满地乱丢着垃圾,臭得很。”易礼富反省着。

酒垭村是罗江县的“问题村”,已连续三次被列入调元镇“后进村”名单。

去年5月,外出打工多年的老党员罗远宝回到村子里,惊讶地发现村里土地竟然几乎没有搞流转,“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散种阶段。”见过市面的罗远宝找到村里主动表态要带动乡亲搞流转。“结果我自己搞了半年,乡亲们还是不愿意跟着干。”

“村民们怕,村两委也怕。”罗远宝认为,新生事物不是没有传进酒垭村,而是村两委“守摊子”心态严重,不敢放开手脚抓发展。

易礼富也有苦衷。2007年,酒垭村第一次被评为“后进村”后,邻村人易礼富“临危受命”。“对村组情况不熟悉,村里发展条件较差,历史欠账太多。”八年下来,酒垭村还是没能甩掉“后进村”帽子,他也觉得自己有点“疲”了,不知道该怎么做。

此次基层党建督查,他终于有了“外援”:“铺盖表”绘制出来后,一位县委机关工作人员被下派到酒垭村担任第一书记,百花村也与酒垭村结成了对子,手把手展开帮扶。

罗远宝说,在“铺盖表”上,村民们就“经济发展滞后”与“村两委班子主动作为不够”两大问题讨论出10项整改措施,“看来这一次,是要动真格了。”“村级党组织建设不力,如何能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调元镇党委书记谭海林说,镇上接下来还要组织酒垭村书记、主任到先进村、顺河村、双堰村进行换岗跟班学习,查清自身不足。此外,根据百花村对口帮扶计划,酒垭村将储备500余亩流转土地,由百花村引进业主发展蔬菜、药材、苗圃等种植产业,形成示范效应。

建立基层党建标准化体系建设整改都要对照“党建手册”

酒垭村只是第一批被督查的31个村(社区)之一。罗江县探索破解基层党建“点好面差”难题,今年着手对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11大类200多项内容进行督查,并通过挨个约见谈话,提出整改意见。分期督查将覆盖全部村(社区)、乡镇和县级部门,只要发现问题就要被约见、整改,没有“特殊户”,其中不乏罗江的“明星村”。

新盛镇老君村曾以“阳光村务”为亮点得到不少赞誉,但在本轮督查中,老君村因远程教育的日常管理登记不到位而被全县通报;白马关镇万佛村便民服务大厅里,各种荣誉奖状挂满了整整一面墙,但在督查中,万佛村被发现党建会议记录不完善、党建台账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对标党建11大类内容的标准化建设,不管是‘先进村’还是‘后进村’,我们考核的标尺都是统一的。”罗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洪说。

为了帮助基层党组织抓好党建工作,罗江专门印制了首本涉及机关、村社区和非公企业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手册,对阵地管理、队伍建设、学习教育、党组织活动、班子议事决策等各方面均作了详实、确切的制度规定。首批2000本已经分发到全县463个基层党组织、463名支部书记手中,并由县委组织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5个指导组进行巡回指导。“根据这本‘党建手册’,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可以制作出自己的整改‘铺盖表’。”

万佛村村支书李军将“党建手册”全部放在了村委会的便民服务大厅。“不仅我们自己要学习,百姓也可以查阅其中内容,以监督我们的工作。”

刘洪介绍,为进一步解决党建工作“点”好“面”差难题,罗江县还推出了“三同学习法”,要求党建工作薄弱的村(社区)干部到明星村跟岗学习,同一级别、同一职务做同一工作。“今年新一轮的‘三同学习’已经开始,截至目前已有31个村78名村干部报名。”

作者:王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