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县新村镇辖区的盐尽村和长期在该地生活的一些临高人形成的“临高村”,原来都是治安混乱村,打架斗殴、盗窃案频发,甚至一些村民涉毒……。然而从2014年开始,这两个村面貌发生了变化,盐尽村彻底摘掉了挂牌重点整治的帽子,而在辖区居住的临高人也与本地村民和谐相处。
  为何会有这些变化?记者近日到新村镇走访,该镇镇委书记潘冠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镇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每项工作都是踏踏实实地进行着。当地的老百姓称,新村镇治安的变化他们有目共睹,有深切的感受。他们说,“现在住在新村镇很有安全感”。
  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确保90%以上矛盾化解在基层
  陵水县新村镇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党政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2014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要点,严格按照要点的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以定纷止争为目标,着力构建了以镇综治办牵头,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同时,加强了对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综治工作站等组织网络和民间纠纷调解员、信息员工作队伍建设。全镇、村(社区)纠纷调解员、信息工作人员,村(社区)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调解小组,成功化解、处理了多起社区、农村矛盾纠纷,同时设立了群众来信登记簿、来访接待室,尽力解决了群众困难问题。
  该镇党政主要领导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并在每季度主持召开综治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分析镇综治形势,指导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切实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镇综治办按时每周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每半月一次对矛盾纠纷进行排查调处,每季度一次对镇治安形势进行分析,确保90%以上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
  及时解决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认真解决涉诉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问题,该镇去年共排查出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62起,调处62起,成功55起,促进了镇区和谐稳定。
  构建“大联防”网络体系,群防群治村民安全感增强
  深化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以构建社会面防控为重点,将镇辖各单位、村、社区和重点部位防守为基础,警民联防相结合,构建了“大联防”网络体系,无可防性案件发生。
  积极推进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落实了农村人防、物防措施,同时改进了社区警务,加强了农村警务,把警务工作延伸到了城郊结合部、农村地区。
  大力推进治安防范社会化、专业化,规范专职治安巡逻队伍和保安队伍的建设管理,建立健全了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有序发展保安员、治安联防队、治安信息员、综治协管员、志愿者、专职巡防队等群防群治队伍。
  成立盐尽村联防队和桐海村联防队,每天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在路口设卡,协助派出所破获贩毒案1宗,抓获吸毒人员7人(强制隔离戒毒2名艾滋病患者),破获盗窃案一宗,拦截抢建抢种车辆22辆,打击违法建筑80平方,使盐尽村委会从以前的涉毒村、治安混乱村转变成了平安村,犯罪案件急剧下降,村民安全感增强,对村干部赞不绝口,让盐尽村彻底摘掉了挂牌重点整治的帽子。
  成立了“临高村”联防队,每天晚上11点至凌晨2点巡逻,极大地改善了“临高村”的治安环境,从以前的盗窃案频发转变到夜不闭户;同时增进了临高人和本地人之间的感情,从以前的打架斗殴到现在的和谐相处,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近日,记者来到新村采访,当地的老百姓说,新村镇治安的变化他们有目共睹,有深切的感受,他们说,“现在住在新村镇很有安全感”。
  加强治安源头治理,成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该镇加强了治安源头治理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实行了风险评估制度,所有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议事决策在没有风险评估的情况下不出台,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化解在了萌芽阶段。
  加强了应急管理,有各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每季度开展一次应急救援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管理能力,并开展了相关的突发事件和灾害应急知识教育,加强全民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结合实际,加强、推进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2014年,该镇对全镇外出流动人口进行了摸底调查,准确地掌握了辖区内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同时对出租房屋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
  加强了对社区服刑、监外执行、所外执行及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对刑满释放的“两劳”人员100%进行登记造册、100%接送、100%安置,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刑释解教人员100%解决过渡性生活安置,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调解的100%予以办理生活低保,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对辖区内的吸毒人员掌握其底数,对社区戒毒人员落实了“四位一体帮教措施”,联合派出所打击吸毒犯罪活动,提高了吸毒人员的收戒率、降低了复吸率,“无毒单位”、“无毒学校”、“无毒村庄(社区)”在巩固原有数量基础上有所增加。深化社区矫正工作,利用村级调解员充当社区矫正帮教志愿者,对该镇的25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教,通过帮教和劳动改造,成功转变了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完善各项民生保障制度,网格员便民中心帮群众解难
  2013年5月,该镇针对实际情况,出台了《新村镇网格化工作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五项网格员百分制考核制度,严格规定每个网格员每月需录入民情日志12篇,连续三个月入篇数没有达到每月12篇的网格员予以辞退。
  暂行办法出台以来,充分调动了网格员的积极性,海鹰村网格员郑何英,在辖区内群众反映道路问题出行不便后,牵头带领群众自筹资金,硬化了海鹰村渔客村3条道路,方便了群众出行。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网格员对老百姓生活的融入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将日益凸显。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该镇投入20万元建设了新村镇便民服务中心,同时2014年建设了7个村级便民服务站,利用镇级便民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开展“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其中:计划生育申请247宗,受理247宗,办结216宗;农业申请31638宗,受理31638宗,办结31638宗;党建综合申请192宗,受理192宗,办结182宗;民政优抚申请1683宗,受理1683宗,办结1618宗。
  加强失地农民安置,对镇里失地农民进行了统计,并做好了他们的组织管理、安置帮扶、培训就业等工作,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使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真正做到让利于民。
  开展严打整治活动,
  命案侦破率达到100%
  密切同辖区内相关部门联系,对治安混乱地区进行了排查,深入开展盗窃、破坏“三电”、公用设施、“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的专项整治,坚持“命案必破”原则,命案侦破率达到100%,做到了无重大恶性案件发生。
  同时以维稳为出发点,构建稳定和谐新村为目标,采取高压态势,组织公安、边防干警从发动群众入手,从破案入手,从防范入手,集中对负案在逃人员、吸毒和涉毒犯罪人员、“两抢一盗”、破坏开发建设、破坏生产等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排查梳理,列出名单,会同新村边防派出所和新村派出所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旨在抓捕负案、批捕在逃、吸毒人员和查抓无证无牌摩托车的严打行动。共开展严打行动158次,投入警力780人。新村镇发生刑事案件28宗,立案28宗,破案11宗(其中积案2宗),刑事拘留11人;受理行政案件99起,查处81起,治安拘留81人。通过严打行动,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刑事和治安案件明显减少,严打行动取得显著实效。
  该镇高度重视禁毒专项整治工作。2014年,破获贩毒案5宗,抓获吸毒人员83人,通过一系列的打击,降低了该镇犯罪案件的发生。吸毒成瘾人员管控率达100%,吸毒成瘾人员三年戒断巩固率达到了100%,严格落实了“四位一体”帮教措施,使戒毒出所人员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降低了戒毒出所人员复吸率,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统一全镇、村(社区)干部,组织镇综治办、新村派出所、边防派出所多次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两抢一盗”、“缉枪制爆”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了多起犯罪事件,做到了在全镇内无重大影响的恶性刑事案件发生,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保持在了95%以上。
  开展反对非法集资行动,针对非法集资问题,县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该镇多次召集村委会和派出所部署排查摸底,在镇区主要路段悬挂横幅20条,张贴宣传海报500张,利用网格员入户进行宣传非法集资的危害,动员他们到派出所报案,发现有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及时派镇干部、村干部、派出所民警进行化解,对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完善平安建设长效机制,90%自然村成为平安村
  健全综治工作机制,全力保障了新村镇平安建设。该镇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年初和辖区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各村(社区)签订了综治责任书,并下达了目标任务,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同时加大了对综治工作的投入,镇财政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抓好综治工作、奖励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
  去年,新村镇深入开展了平安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村(社区)达到和谐安宁的局面,90%的自然村达到了平安村。同时,联合学校深化了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了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
  加强了对交通、市场、公用设施和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向全镇群众宣传相关安全知识,镇安办工作人员加强安全工作排查,2014年,该镇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结合“六五普法”,细化各项目标任务,以新村镇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村支两委为支撑,新村派出所、边防派出所、司法所、镇综治办和调解室为骨干,治安巡逻队为基础的农村平安建设工作体系。不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该镇组建了10支由镇包村人员、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组成的法制宣传队伍。他们在负责收集、汇总、报送治安信息的同时,结合各阶段治安综治工作重点,开展法制、综治宣传教育,深受群众欢迎。为了提高法制宣传实效,该镇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带法回家”活动,让中小学生把农村实用法制知识宣传材料带回给家长,使法制教育走进家庭。2014年全镇在校生无一人犯罪。
  为深入宣传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创建,镇党委、政府在全镇广泛开展了平安村(社区)、平安家庭、平安单位、平安景区等基层创建活动,达到了新一轮平安乡镇建设标准。
  加强镇综治办建设,配齐配强综治专干,在村(社区)分别建立健全了10个村(社区)综治组织,进一步加强了综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大力支持基层政法组织建设,及时有效地完成了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建设的目标任务。
  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坚持实行党政干部抓综治、平安创建能力和晋职和奖惩直接挂钩的考核奖惩机制,大大提高了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细化责任查究办法,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地方和单位,严格实施责任查究。


  作者:赵世馨 董林 黄易达
  (来源:法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