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亮(华西都市报评论员)

近日,江苏8名应届毕业生到山东泰安游玩。当晚,8人酒后回酒店玩一块钱一把炸金花。隔壁客人被噪音影响报警。民警认定8人聚众赌博,收缴赌资920元,做出治安拘留15天,罚款3000元处罚。8人也将因此超过回校拿毕业证时间。(6月10日《南方都市报》)

顶格三千罚款,拘留十五天,而且因此8人将错过回校领毕业证时间。这下让人傻眼了,一块钱一把,至此真的玩大发了。估计这不止是超出8个当事人的预期,从新闻后跟帖看,也是一片嘘声。

网友主流意见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点:一元“炸金花”,为何遭遇从重从严的顶格处罚;公园老头老太闲暇解闷,打牌玩得都比这大;这到底算是朋友私下的娱乐游戏,还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聚众赌博?

要想让处罚决定有公信力,有说服性,恐怕这些主流疑问,必须得到权威回复。首先,这一个案,很容易让人回想到近年频发的“下黄片、看黄碟被罚遭拘”的新闻。“低俗权利”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只要不非法传播,藉此牟利,严格来说,就不算违法。而此前经验是,此类事件经媒体曝光后,流程多是当地警方撤销处罚,登门道歉—这里当然不是说此案就完全不妥,只是说舆情汹涌,需要得到得体妥帖的回应。

比如,和下黄片看黄碟一样,斗地主炸金花搓麻将,不管是打一块两块还是五块十块,只要不装外宾,哪个茶馆棋牌室里,是一分钱不上桌的“全素宴”?关键是要分清生活私域和公共空间。只要不是职业赌博,在茶馆打牌,你分贝高点儿还稍可以接受。但在隔音效果不佳的宾馆,8人酒后噪音扰民,不管打不打牌,隔壁住户确实都有理由报警。

而警方自然也该接警出警,这时也能理解警方的尴尬—面对酒后的一块一把的炸金花,这时到底是按噪音扰民处理,还是聚众赌博处罚?这确实很考验执法智慧,而按两高的司法解释,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娱乐活动,不以赌博论处。8个人“赌资”总共九百多块钱,不但数额特别不巨大,而且一个宿舍的毕业生酒后娱乐,也显非“设局抽水”以赌盈利的目的。

而三千块钱的顶格处罚,外加十五天拘留,而且让学生错过回校领证时间,此举更能让学生博舆论同情。且在法不责众语境下,这样的特事特办不但没有普法意义,还会惹舆论质疑。凡此种种,执法者必须正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