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学生们称作“老妈”的王老师在演出前亲自帮孩子们调整妆容。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曲,王老师带着学生们走进社区,除了为居民们表演,还亲自教大家唱上几句。

演出开始前,王老师在后台整理自己手写的主持卡。

演出结束后,居民们争先恐后找王老师合影留念。

王老师经常带着她的学生们参加各种非遗活动。

在展览路街道举行的这场古典音乐会吸引了200多位社区居民前来观看,反响热烈。

  今年72岁的王苏芬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和普及。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奠基石。但留下来的古曲资料太少,仅有的魏氏乐谱、唐代琵琶谱如今都保存在东京的博物馆里,因此抢救古曲迫在眉睫。
  前两年,王老师将自己整理编写的162首古曲结集成册,出版了《中国古诗词歌曲教程》及CD,但王老师依然担心,等自己唱不动了,教不动了,谁来替她传承古曲呢?
  虽然来学校里跟王老师学习古曲的学生很多,但真正能学到博士,留校教授古曲的人基本没有。古曲唱得好的学生通不过博士生的考试,通过考试的唱得又不到位,使得古曲普及成为难以实现的目标。
  为此,王老师经常带着她的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起初,王老师担心,这些在古代唱给皇家贵族、文人的曲子,老百姓能否听得懂?所以每次活动王老师都亲自上阵担任主持,用最通俗的语言、幽默的方式为观众介绍每一首古曲的历史背景、曲调特点和演唱风格。原本不易理解的内容经她一讲,就变得通俗易懂。
  王老师亲切地称她的学生为“孩子们”,而“孩子们”也自然而然地叫她“老妈”。她们中无论是音乐学院的在校生,还是已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只要“老妈”一招呼,她们都愿意义务来宣传古曲。让更多的人认识古曲、了解古曲、传承古曲成为她们和“老妈”的共同心愿。纪晨 摄影报道 B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