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珂 通讯员 彭华

  过敏性咳嗽常常表现为迁延不愈的咳嗽,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有些家长认为,这是宝宝体质差而引起的反复感冒。但是很多患儿吃了许多感冒药,打了不少消炎针,效果并不理想。专家表示,其实,宝宝咳嗽不一定是感冒,有可能是过敏性咳嗽在作怪。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过敏性咳嗽,日常生活如何预防和治疗?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王琦给大家支招怎么说。
  据介绍,过敏性咳嗽,又被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哮喘。该病常以咳嗽为唯一症状,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因此,正确认识和及早诊断过敏性咳嗽就显得尤为重要。
  过敏性咳嗽可以从以下表现判断:1、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周,多为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或有白色泡沫痰,运动后加重,一般不发烧。2、 许多孩子表现为:晚上睡觉前咳一阵;半夜醒来咳一阵;早上醒来咳一阵。3、有的孩子喜欢揉眼睛和鼻子,可以有打喷嚏、流鼻涕;有的孩子爱抓头皮;睡觉时爱出汗,不安分,喜欢蜷曲着睡。4、尤其在婴幼儿期有湿疹等个人过敏史者,更应该注意过敏性咳嗽的可能。
  从患儿生理上来说,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起着清洁呼吸道使其畅通的作用,只要将痰液排出,咳嗽往往便会自行缓解。而止咳药之所以能止咳,是因为它能作用于咳嗽反射。但是,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对咳嗽的反射能力差,再加上支气管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痰液不易排出。若过多地服用咳必清、咳美芬、五味子等止咳药,就容易造成痰液大量潴留在呼吸道内,引起气管阻塞,出现胸闷难受、呼吸困难、脉搏加快等现象,甚至继发细菌感染。
  王琦称,过敏性咳嗽是儿童过敏疾病中相对严重的一种,容易合并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八成孩子5岁前发病,治疗最好在5~7岁时进行,只要采取正确的脱敏治疗,大多数孩子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过敏体质得到改善,达到根治的目的。
  王琦为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1、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家长应尽量为孩子做好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2、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如海产品、冷饮、碳酸饮料等。
  3、家里不要养宠物和养花,不要铺地毯,避免孩子接触花粉、尘螨、油烟、油漆等。
  4、不要让孩子抱着长绒毛玩具入睡。由于尘螨容易依附在毛公仔上,最好不要把毛公仔放在孩子的床上,如必须摆放毛公仔,则最好用胶袋把毛公仔包着又或是每星期以热水洗涤,也可每星期把毛公仔放入冰箱里数小时,杜绝尘螨滋生。
  5、在浴室或地下室,应使用除湿机和空气过滤器,并定期更换过滤网。
  6、被褥要常晾晒。
  7、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治疗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及激素。可通过寻找过敏源的方法找出过敏源而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