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山位于万荣县东南部,海拔1000多米。妻子生长在万荣县,竟然从来没有去过孤峰山,这成了她的一个未了的心愿。我从小生长在孤峰山脚下,自然也向往再次探索这养育我的地方。所以,在我的鼓动下,登孤峰山的计划终于得以实现。

吃完早饭,妻子那边一大家子17人,乘坐四辆车,浩浩荡荡地向山上进发。初夏的早晨天气晴朗,微风徐徐吹来,凉爽惬意;所以,在出发之前我们就已经有了个好心情。汽车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两旁是翠绿的树木,有杨树、柳树和槐树;黄褐色的田地里长着绿油油的庄稼或果树。小时候觉得土当然应该是黄色的,后来到美国中西部看到黑色的粘土,才知道这黄土是我们黄土高原所特有的。

过了万泉镇、柳家院村和桥上村,汽车驶入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朝悬崖望去,峡谷幽深,顿时觉得有些眩晕。当车驶进孤峰山风景区内时,道路变得狭窄陡峭起来,基本上只能容一辆车通过。车子一路缓缓前行,到达金顶庙的时候,车上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我们下了车,沿着狭窄的石阶小道向法云寺的方向步行前进。小道左边是长满了灌木的峭壁,偶尔开些不知名的小白花;右边是浓密的灌木和高大茂密的树木,透过繁茂的枝叶,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树后面的山谷。在峭壁、灌木和树木枝叶的遮蔽之下,小径显得格外幽静;山中的湿气增加了些许寒气,穿着短袖、短裤的我感到一丝丝的凉意;不过,对我这样一个一贯以挑战为乐的人来说,些微的冷反而增加了爬山的兴致。晨曦从头顶的树叶中透进来,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啼叫,我们好像行进在大森林中一般。走着走着,突然眼前开阔起来,抬眼望去:前面是郁郁葱葱、叠嶂起伏的山峦,连绵不绝,在阳光的照耀下,清晰俊美;右边是深不可测、烟雾缭绕的山谷,朦胧神秘。苍茫的孤峰山,在耸立的山峦和幽深朦胧的山谷的鲜明对比之下,尽现它的雄伟壮丽,让人的豪气从心底悠然升起。好男儿当奋斗拼搏,建功立业,名垂不朽,我虽已过而立之年,但是,壮志不减,时常以历史上暮年成就伟业的人来激励自己,坚持锻炼身体,不断学习创新,希望日积月累而能厚积薄发。

途中看到许多庞大的各种形状的怪石,凸显岁月的沧桑;人有时需要从两边石头形成的狭小缝隙中通过,让我体会到什么是夹缝中求生存。越往上走,小路愈加曲折幽深,两旁茂盛的灌木有时左右合拢,遮蔽路面,偶尔还有带刺的草木,真可谓荆棘丛生。

我想起了几年前去过的苏州虎丘,它号称吴中第一山,算是苏州的名山,但是,从山脚爬到山顶,不消10分钟时间。虎丘既没有深邃的山谷,也没有层叠的山峦,景致远比不上孤峰山。人们往往舍近而求远,却忽略了周围的美丽;沉迷于对往事的留恋或者寄希望于未来的虚幻,却感受不到眼前的幸福。殊不知没有对眼前的美的欣赏和幸福的感恩,怎么会有平和的心态来追求更高、更远、更美呢?

  屈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