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探索将“社团”植入“院落”

本报记者 张明海

7月27日至28日,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福建厦门召开。作为四川唯一、全国八个交流发言单位之一,成都市成华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三社联动”被评为十大创新成果并受到参会代表的肯定。

2014年初,成华区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一年多“实验”,成效如何?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成华全区培育各类社会组织900家,较2013年增长446%,专业社工数量173名,较2013年增加了198%。

“发展社团组织作用,切入基层治理最底层,从线下构建微治理新型单元,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部门联动,从而让基层治理‘触网’,既力量下沉又统筹调度,实现社会治理线上线下的充分互动。”成华区民政局局长钟萍说。

作为成都曾经的东郊老工业基地,老旧院落密布是成华区的重要特点。成华认为:搞好基层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关键在于将“社团”的活力植入到院落和小区中去。

为此,成华区完善建立以院落为单元的二级网格服务体系,试点“小区(院落)+社团”小单元自治模式,构建起了“1+1+X”的基层微治理体系,在103个社区、1152个院落构建“居委会-社区专委会-院落社会组织”的自治体系,同时引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建立“同心多圆”枢纽化群团组织体系。

“自治体系,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成华区圣灯街道办事处主任万东举例:辖内华林社区A区居民希望对小区绿化加以改善,得知居民们这一想法后,院落党支部支委冯天蓉和“公共环境委员会”的居民组长张同珍发动居民,在周边荒地找树苗,向亲友要花草,筹集资金低价购进绿色植物,如今,该区域成了绿色的“小海洋”。

类似的事件还很多。2014年8月,双桥子新鸿社区“院落停车自治协会”备案成立,困扰居民的老旧院落停车难问题得到破解;2015年4月,建设路街道培华社区设立“培华社区企业社会责任联合会”,引导23家“企业公民”、400多家社区个体商户“心向社区,关注社区”,营造守望相助、相互关爱的新型邻里关系……

“各社区居委会设立社区文化体育、人民调解、社区环境自治等社区工作专委会,鼓励专业社工领办或加盟社区专委会、社会组织,一年多来,成华区新增邻里互助、纠纷调处等院落社团314个。”钟萍介绍,成华区还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流程,加快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纠纷调处等类社会组织培育。

作者:张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