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日军陷入兵源枯竭的尴尬境地,为了补充军队,不得不从台湾强征了一批青年入伍,充当侵略战争的炮灰,驻琼日军中就分布有相当数量的台籍士兵。

日军对台籍士兵存在严重的歧视,不仅装备、待遇和日本兵有严格的差别,还常常把他们驱赶到作战一线,充当侵略战争的炮灰。稍有不如意,动辄遭到怒骂、殴打,甚至枪杀。驻陵水日军分遣队队长仅仅因为一个台籍士兵抱怨自己是“亡国奴”,就将他吊在树上连续扇耳光。在日本人的压迫下,许多台籍日军痛感自己身为中国人却要充当日军压迫同胞的走卒,内心涌动着强烈的反日情绪,渴望打败日本侵略者,重新回到祖国。

手岛警长的起义

日军驻文昌翁田据点警察长郑顺祺身上流着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血脉,他虽然改姓手岛,但目睹异族侵略者残杀无辜同胞,感到痛心疾首。中共文昌县委了解到手岛的思想,并且有了同情和支持共产党领导抗日的初步表现,立刻着手开展争取工作。

1944年秋,县委书记符思之、民运部长王赤光,区委书记邝世发约见了手岛。符思之、邝世发同志对手岛真诚的剖白和愿意反正抗日的志向,当即表示了衷心的赞许,接着详细了解翁田据点敌军的兵力、武器装备、警戒设防等情况。1945年4月6日晚,经过周密策划,手岛先拆下碉堡上重机、盘机的撞针,打开存放弹药的地洞库。下半夜二时,符思之、邝世发指挥翁田、公安乡常备队十多名武装战士,顺利通过岗哨,潜入翁田据点与手岛等汇合,对酣睡中的日军营地进行警戒。手岛、三木、清野、安东、藤村五人(均为台籍日军),携带九六重机枪1挺,盘式轻机枪1挺,掷弹筒1门,步枪5枝,这些武器都是琼崖独立队非常缺乏的;常备队员搬运出子弹、掷弹、炮弹一大批,连夜撤出据点。

两天后,文昌县抗日民主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迎日军警察长手岛率部起义大会。《文昌报》为此印发了捷报、“号外”,广为传播。消息所至,全县军民热烈欢呼,人心振奋;各据点敌军则惊恐万状。在手岛的影响下,驻抱罗乡据点台籍日兵古庄、岩村等4人,水北乡据点的江口、潭公乡二公堆据点的迈三,以及东阁据点翻译官和东郊据点部分台兵等也先后携带武器、弹药向文昌抗日民主政府投诚。

调转枪口打日寇

许多台籍日军起义后充分利用自己对日军部署情报的了解,带领抗日武装对日作战,他们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冒着生命危险诠释着“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怀。

1944年底,中共陵水党组织的侦察员多次假扮成劳工进入英州五岭日军据点侦查情况,发现一个青年日军整天愁眉苦脸,这名日军好像很想和做劳工的民众接近,但因语言不通,侦察员无法得知他的真实意图。中共陵水抗日武装负责人张开泰得到侦察员的报告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人接近这个青年日兵,找机会通过传递纸条的方式和他交流。经过交流了解,得知他是台湾人,名叫罗金荣,是被日军抓来当兵的,现在的职务是小队长。他痛恨日本人奴役中国人,身为台湾人也常受日本人的歧视,因此想离开日本军营,投奔共产党的抗日队伍。张开泰看了罗金荣的来信后,决定接应他起义。

在共产党方面的接应下,罗金荣带着10余名士兵携枪起义。罗金荣起义第一天就带着红海乡后备队去偷袭大山坡(现英州的大坡村)的日军枪械仓库,杀死了两名日军哨兵,缴获2支步枪。第三天晚上,罗金荣又和后备队去天堂村偷袭日本台拓公司,他先是让后备队埋伏在日本台拓公司附近,他和乡政府交通员陈世福一起朝公司走去。他俩在公司门前遇到了台拓公司的总务官,罗金荣主动上前和总务官打招呼,刚谈上几句话就趁其不备将他杀死,缴获短枪一支。后备队员们迅即冲进公司仓库,搬走了一批布料、食品和药品。

“都有一颗中国心”

大批台籍日军陆续反正,体现了台湾同胞深厚的中华民族情结,沉重打击了驻琼日军的士气,据统计,在整个琼崖抗战时期,陆续起义的台籍日军多达800余人,这些起义过来的台籍士兵大多很快投入到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洪流中去,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一些台籍日军后来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继续贡献力量。

作者:本刊特约撰稿 陈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