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一天,好像身边的好多朋友都去创业了。

他们有的去做社区网站,有的去开游戏公司,有的没有离开传媒圈,但华丽转身创办了新媒体;也有的另辟蹊径,开了自己的公关公司。我猜他们一定都在各自的领域风生水起,因为他们都属于通常意义上更容易获得成功的那类人——聪明、勤奋、有执行力,资源丰富,并且运气都不算差。更何况,在最耳熟能详的那些关于创业的故事里,你几乎看不到失败的例子。

似乎一切都很容易。

不过,好像又有点太容易了。前不久,几个大学同学聚会,一伙儿人吃完饭溜达到三里屯的天堂超市喝啤酒,出来时已经是晚上11:30,我们面对整个北京城最以“魔幻”著称的街区和令人迷醉的夜色,带着啤酒味的苦涩,抱怨第二天就是周一,又要开始按部就班的朝九晚六生活。我忽然想起,我们中间有个人一年多前就开始创业,于是问他项目进展如何?他听完只是笑笑:“那个啊,早就不做了。”

而就在这个周五晚上,我和好久没见的前同事在五道口附近的一家烤肉店见面,两个姑娘在略有些呛人的烟雾和嘈杂的叫号声中聊彼此这一年来的生活。我早就知道她半年前开始创业,那个项目甚至一度在朋友圈刷屏,也仿佛听闻是拉到了投资,但后来还是渐渐地没了消息。这次相见,只觉得她比以前更精致,也仿佛一夜长大,变得优雅,但笑容还是少了,不复当年最明媚的样子。“利润空间被挤压得太厉害”,这是她放弃的理由,而今又快速地开始了新的方向。

当然,也会有外人看来已经算成功的,“但成功怎么定义呢?拉到了风投?公司估值多少?还是真的做出什么了不得的产品?”这是某个被认为成功的创业者的自我提问。

我想这一定不是只发生在我的身边。5年前,那本描写以色列创业浪潮的《创业的国度》刚刚在中国出版,反应寥寥。而今,《从0到1》、《创业维艰》,都已经可以占据图书销售榜的榜首几周之久。属于中国的创业时代似乎一下子就来了,创业咖啡馆、孵化器、创业讲座、创业课堂、创业园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魔幻版的创业激流究竟裹挟了些什么?这股浪潮又将把弄潮儿们带往何处?都会是“浪潮”写作组希望回答的。

我们无意英雄化一些人,也不想妖魔化另一些人。在真实的故事面前,成功与失败甚至都不再是重点。“浪潮”希望记录下的是这个时代最生动的细节,不是励志故事,也不是成功学,没有谁被捧上云端,也不会有谁被踩进泥里。当然,如果你看完某篇文章后,敬佩谁或者质疑谁,那也只是因为那个人确实值得你如此。而我们,只是希望呈现这个世界本应该有的样子。

如果你愿意将此文看作一次自我介绍,那么我会告诉你,“浪潮”既有基于某个特定的场景、地点或领域的特写,也会有聚焦于某个人物、片段或经历的描摹。而所有的这一切,既与创业有关,却又不仅仅与创业发生联系。如果你愿意将此文看作一封约稿信,那么我真诚地希望,你可以通过邮件联系到我( housiming@corp.netease.com ),讲出你身边与创业有关的故事。

作者:侯思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