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赛

  已过立秋,但海南气温近期又有所回升。高温下,酷热难当,人们极易伤风感冒,患上“热伤风”。接受记者采访时,海南省中医院保健科专家符光雄表示,热伤风没有传染性,但可能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应该引起人们重视。
  夏季“热伤风” 发汗退热不管用
  前两天,家住海甸岛的李文在太阳下暴晒了2个小时,浑身冒汗。工作后,她赶紧往空调房跑,体温马上降了下来。回家路上,李文突然感觉身体开始发烫,头也发晕,浑身无力,体温竟然高达38.5℃。由于烧得实在难受,她只能到医院,最后被确诊为热伤风。
  符光雄指出,夏日感冒中较常见的是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暑热感冒通常会有中度以上发热,体温可达38.5—40℃,伴有咳嗽、咽痛、咳痰、鼻塞、流涕、全身乏力、头昏脑涨、恶心呕吐等症状,即人们俗称的“热伤风”,是在湿热天气中受凉所致。
  有些人在夏日感冒发烧后,不管三七二十一,蒙上厚被子让自己发汗,或吃一些有发汗退热功效的药,以为出出汗就能降温退烧。其实,夏日常见的感冒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烧,一般没有明显怕冷的症状。即便出汗后,热度也难以降下来。因此,对夏天常见的暑热和暑湿感冒,不能靠发汗来退热,而是应该先清热解暑。
  符光雄表示,门诊中,大多数病人病情的急性发作都有一定的诱因,比如受凉、劳累、情绪因素等,和热伤风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接触花粉、霉菌等导致过敏,也可使呼吸道免疫力下降发生热伤风。
  热伤风后
  提防再次着凉
  符光雄提醒,人们得了热伤风后,要注意不能再着凉。伤风感冒是从咽喉部开始的,通过良好的休息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增加咽喉部位的血流量,使咽喉感染部位的毛细血管不再继续扩张,不再继续压迫神经,嗓子痛也就会慢慢减轻。
  同时,注意减少活动。患热伤风时,人们消耗的体力与参加重体力劳动差不多,所以人容易感到浑身没劲儿。如果此时的活动量还跟平常一样,身体里就会释放出一种影响产生抗体的激素,对恢复身体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得了热伤风后,最好喝些热的酸性饮料,如西红柿汤等。喝热酸性饮料能酸化喉部,从而控制病毒在喉部的繁殖。热伤风往往会大量消耗身体里的维生素A,吃点鱼肝油或者维生素A片有助于康复。
  防治“热伤风”
  饮食需清淡
  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要预防热伤风,首先要做到饮食清淡。酷暑夏日,在适当补充肉类的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果和具有除湿祛暑功效的食物,如扁豆、绿豆、四季豆、豌豆等。雪糕、冷饮则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寒气体质重、消化不良的人。
  第二、生活中不要贪凉。很多人外出回家、大汗淋漓时,喜欢马上冲冷水澡或对着空调的冷风直吹,很容易因此引发疾病,必须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日常生活中,空调的温度不宜开得太低,以免着凉感冒。
  第三、家中要常备一些避暑药物。藿香正气水具有止痛、抗菌及防腐作用,适合大部分夏季外感风寒的患者使用;人丹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十滴水具有祛暑散寒、健胃之功效;六一散则有清暑利湿、保护胃肠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