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平安村的“领头羊”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6日讯 后洋村位于大田县文江乡南部,共175户,总人口715人,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辖有后洋铁矿。曾几何时,这个“由矿而兴、因水而美”的乡村,却因企业改制、矿山开发、林权改革导致村企厂群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突出,矛盾化解工作压力大。然而如今的后洋村却是全乡唯一一个连续11年无发生刑事案件、无发生重大治安案件、无群体性上访和越级访的“三无”村。
  谈到后洋“三无”平安村的创建工作,全村人都会为同一个人竖起大拇指——后洋村党支部书记林朝喜。作为一名连续任职33年的老村书记,林朝喜凭着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带领群众不断改变村庄面貌,保一方平安,使后洋村这个曾经矛盾纠纷多发村,实现向综治平安村的华丽转身。

调解人员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林朝喜(中)实地察看山场纠纷现场

  夯实党建 创一个强村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33年来,林朝喜带领后洋村两委班子,按照“一好五美”的建设目标,积极实施“168”机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激发了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为全村平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林朝喜上任后,致力于提高班子的综合素质,采取集中学习、“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组织村两委学习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和村务管理等知识,努力提高班子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同时,注重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传帮带工作。目前,全村50%以上的党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我们天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注意自身形象,老百姓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这是林朝喜经常说的一句话。近年来,他根据村里的中心工作和主导产业,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活动,设置油茶种植、新村建设督导、村务监督等6个岗位,并与“党群致富链”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油茶种植等领域构建3条党群共同致富链体,带动了农民增收,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林朝喜作为支部的带头人,深知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根据村里实际,认真落实“六步工作法”,重点完善征求意见、科学决策、考评奖惩等三项制度,确保村务规范运作。几年来,该村先后确定并完成了新村建设、油茶种植、村道建设、自来水扩建、老人活动中心建设、路灯安装、村容整治等一批实事项目,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融洽。
  重拳维稳 守一方净土
  一直以来,林朝喜坚持“发展稳定为先,稳定综治为上”的理念,面对近年来综治维稳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探索综治维稳新思路,将社会矛盾消灭于初发阶段,走出了一条群众参与度高、社会效果好的综治维稳新路子。
  “片长”网格管理创平安。“大事小事天下事,在这都是片长的事。”这是后洋村民对该村“片长”的评价。为有效开展村级综治维稳工作,林朝喜大胆创新,在全乡率先试行以村居“片长”维稳制度为核心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新机制。“片长”由本片区村民推选,村两委审议通过,对村委会和本片区的村民负责,负责本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安全隐患排查、社会治安和邻里关系调解等凡是与群众有关的工作。后洋村在推行“片长”制度以来,社会秩序更加稳定,治安环境更加和谐,连续5年间村里没发生过违法违规、寻衅滋事等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村情民俗调处化民怨。针对各片区“片长”无法理顺的矛盾纠纷,林朝喜又出新招,牵头组建了一支村情民俗调处队,由村委会牵头,在本村投票推选出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知名人士等21人,在法律范围内灵活运用民俗调处各种群众矛盾纠纷。
  2015年1月,木坑片区片长向林朝喜反映,村民林朝某与林青某双方因林地纠纷发生争吵,原因是双方对山场的林地界线有异议。林朝喜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村情民俗调处队成员到村部进行调解。经过一番公正评判劝导后,最终双方同意在村委会的见证下,对林木的界线进行重新界定。“公平公正见公心,平恨平怨保平安”,这是村情民俗调处队在矛盾调解中的现实意义。
  “三要”工作方法促平安。自任村书记那日起,林朝喜就坚持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意。他凭借33年的历练及矛盾调处经验,提出维稳要“早”介入、创稳要“公”为重、控稳要“快”处理的矛盾调处“三要”工作法,并广授村两委、片长及调处队成员。2015年2月,林朝喜在村老年人活动室和村民交谈过程,无意中听到村民林某坂抱怨他邻居林某土建的房屋水沟流向问题,导致他家有难闻的臭气。听到这一消息后,林朝喜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之后便找林某土认真讲解沟通,最后林某土也意识自己房屋水沟设计有问题,并表态立刻改变水沟流向。一场有可能引发的邻里纠纷被轻松化解。
  借力护河 绿一片家园
  林朝喜根据大田县委政法委开展的“政法护绿护河行动”和文江乡开展的保护文江“母亲河”洁净行动的工作安排,率先垂范,群策群力,动员群众自觉投入到护河行动中来。不久,后洋村成为文江乡护河护绿创建的试点村,林朝喜被群众评为“守住一片绿的好书记”。
  林朝喜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村里任何事要做成,单靠少数人、少数家庭是不够的。为了动员更多的人参与护河护绿行动,每次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时候,他积极宣传护河护绿及环境保护的意义,牵头发动党员、群众在闲置土地、缺绿路段、村庄周围和河道两旁等地开展复绿和补绿工作。两年来,共在房前屋后、沿河沿溪两岸种植红叶石楠、柳树、绿麻竹等名贵树种9500多棵。
  为了更好地整治河道,林朝喜提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让代表们就河道整治、污染源整治等方面献策献计,先后收集到15条宝贵护河护绿建议、意见。同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投票,成功将“保护母亲河行动”写入《村规民约》,用约定俗成的方式使保护母亲河的理念深入人心。
  河道污染一直是后洋村群众的一块心头病,如今这一问题在林朝喜手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今年初,林朝喜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兴建焚烧炉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村民代表的广泛支持。目前,焚烧炉已完工并投入使用。2014年初,林朝喜联合光明村书记积极向上申报文江乡防洪堤工程项目,并于同年12月份启动实施。该项目的建设和焚烧炉的使用实现了河段护岸与河床综合治理,改善了龙门溪上游河段行洪条件,确保两岸800多亩水田与320多座房屋度汛安全,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河水水质,实现水清、流畅、面洁。
  现在,站在后洋村道,一眼望去,只见新建的楼房整齐排列,干净的道路通向各家各户,惬意的农家小院绿意浓浓,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些景象的呈现,正是这位任职33年老书记争当平安建设“领头羊”,一如既往带领群众共护家园、共建平安、共创幸福的成果写照。
  (柯起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