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宜宾合江门 打造文化历史古街(组图)

现在的宜宾合江门广场一带的街区

老街区

  合江门街区作为宜宾有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有多个明清旧式院落,是展示宜宾历史文化风貌的特色历史资源,冠英街是宜宾市区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晚清民国古街,在地方民居建筑和民国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今年8月,冠英街全面启动改造搬迁工作,预计2016年完成搬迁工作;合江门街区将打造文化历史古街方案,方案还在审核中。
  曾经繁荣
  码头变为休闲广场
  今年62岁的马义珍,居住在宜宾市翠屏区西城角法院宿舍,1972年在洋码头搬运公司参加工作,宜宾交通不发达。宜宾城区就只有一座金沙江铁桥,供火车和市民、自行车通行。但由于城区紧邻三江,水上运输比较发达。码头就集中在合江门街区附近,其中洋码头又称一码头,今水东门附近;二码头在合江门广场处,大南门码头就在戎州桥附近。
  马义珍说,上世纪70—90年代初,宜宾合江门广场还是一些低矮的老旧房屋,冠英街有一半是石板路,一半是泥巴路。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修建滨江路一期和建设合江门地标广场时,合江门才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车辆开始增多,火车的速度也大幅度提升,水运业务逐渐萎缩,随着城市建设推进,南门大桥的建成通车,滨江路的修建,曾经繁荣昌盛的合江门码头,变成了今天的合江门广场。”马义珍说:“现在的环境变好了,晚上经常来这边散步,感觉非常的舒适。不过冠英街现在保存的一部分民居,还是和以前差不多。”
  古韵十足
  冠英古街将再次“变脸”
  冠英街位于宜宾中心城区合江门广场西侧,北接合江街、西接大南街,呈现出一个反向L形,道路宽约5米。紧挨着一段古老的城墙,古朴的老街紧邻喧嚣的城市。偶尔有几名摄友坐在一起泡一碗盖碗茶,回忆以前的岁月。
  两旁为清末及民国古民居,尤其以10号、33号和35号保存最为完整。它们都是由前、中、后厅等组成复四合院,分别占地536、317和247平方米,除35号后厅为抬梁式建筑外,都是穿斗建筑,且施小青瓦,饰花格棂窗,装木板墙,四周砌封火砖墙。其中33号和35号也称“刘家大院”,是民国时刘文彩在宜宾发家时的居址,时称东院、西院,东院门额现存行书“墨庄遗庆”横匾,院内门窗、斜撑饰各种花卉雕刻。
  冠英街是宜宾市区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晚清民国古街,在地方民居建筑和民国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民居内还居住了不少市民,为了更好保护和修缮该,今年初,冠英街征地征收工作计划提上日程。文旅节前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整容手术”,8月,冠英街全面启动改造搬迁工作,11月中旬,翠屏区合江门街区旧城改造指挥部表示,启动了冠英街景观“变脸”的相关工程,预计2016年完成相关搬迁工作。
  整体改造
  打造有特色的文史古街
  翠屏区合江门街区旧城改造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冠英街、冠英后街、粮房街、衣服街、县府街、匡时街6条临近街道已确定将进行整体打造,大致会分为两个板块:冠英街、冠英后街、粮房街3条街为第一个板块,将以仿古建筑为主体,进行建筑外立面景观打造、增加绿化、景观等内容;衣服街、县府街、匡时街为第二个板块,预计进行建筑外立面景观打造。
  宜宾市翠屏区区委、区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合江门街区项目建设工作要明确好目标和任务,要保质保量完成,打造成为具有宜宾特色的文化历史古街。既要保护好、保留好其特色,又要打造好、发展好。要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同时做好古街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形成合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目前,古街打造和风貌整治情况,冠英街等几条古街已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街面的建筑外立面景观设计,将在年底之前启动改造工程。针对合江门街区的打造方案,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周瑜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