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唐中文 追寻书法之美三十余载(组图)

  感言: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所蕴藏的形式、韵律之美,往往难以言传却又震撼人心,值得我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和探究。

  唐中文在创作中。

唐中文1960年生于大足,自幼酷爱书法艺术,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近年来,先后荣获“世界华人实力派书画家”“世界金奖艺术家”等称号,并跻身“新中国书画八大家”之列,其书法作品屡屡在国际、国内比赛和交流活动中得奖。

在第十三届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展上,巴黎戴高乐中文图书馆馆长开出高价,要购买唐中文的一幅书法作品。唐中文婉言拒绝:“抱歉,我不打算出售这幅作品。”时至今日,唐中文的不少朋友还记得几年前发生的这件事。

不久前的一天,现居云南昆明的唐中文在工作室里接受记者采访,说起了30多年来他痴痴追寻书法之美的逐梦故事。

在长江上挥毫“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世界金奖艺术家”“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数年前还跻身“新中国书画八大家”之列……今年55岁的唐中文有一长串耀眼的头衔。

但在唐中文看来,所有头衔中,“重庆籍书法艺术家”这一头衔才是他最喜欢的,同时也是最为“货真价实”的。

唐中文是大足人。如今,在姐姐唐素英家的墙上,还悬挂着他的多幅书法作品,其中有龙飞凤舞的草书,有圆融如意的行书。

1960年,唐中文出生在大足中敖一个普通人家里。或许是母亲早逝、父亲再婚的原因,他记事早。在唐中文记忆里,没什么文化的父亲很看重亲情,逢年过节总要给远方的亲戚寄东西,为此经常找邻居代劳书写地址。

这位邻居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唐中文对书法的兴趣,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能写一手好看的毛笔字,那是多厉害的人啊。”学书法成为唐中文年幼时心底最大的梦想。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其他孩子忙着玩耍时,他会躲在角落里独自练字——因为没有毛笔,他“练字”的方法其实就是用小木棍蘸着水,在地上涂涂画画。可惜因为没人指导,他的书法一直没什么进步。

1978年,18岁的唐中文参了军,入伍后以报务员身份留在了八一电台。

台长写得一手好字,唐中文对他特别崇拜。不过,台长却觉得唐中文的字太臭,“你的字写得太糟糕了。这样,我每天给你多发一本抄报纸,你有时间还是多练练吧。”台长的批评,让唐中文很不好意思。他正儿八经提起了毛笔。

1984年,唐中文转业到长江航运公司,成为一名船员。那时的他,已经真正迷上了书法。

跑船的时候船员喜欢聚在一起打牌,唐中文对这个没什么兴趣,一开始只能坐在甲板上发呆。有一天,看着拖得光亮的甲板,唐中文突然灵机一动:我可以在甲板上练习写字呀,能打发时间不说,纸张、墨水钱都省下来了!

从此,只要有时间他就拎一桶江水、提一支毛笔,在甲板上练习书法。驳船有75米长,他从头到尾写下来,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

一个书法狂人

那时,长江航运公司经常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其中就包括书法比赛。因为自认为是“门外汉”,唐中文缺乏自信,从来不敢参加这些活动。

直到有一次,一位大足同乡无意中见到了他的书法作品,惊叹之余再三相劝:“你的字写得这么好,怎么不去参加工会组织的比赛呢?”同乡的话让唐中文备受鼓舞。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认认真真写了一幅字,拿到工会参加书法比赛。

唐中文当时很紧张,心里一直打鼓。结果出人意料,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的他,居然一举得了二等奖。这坚定了唐中文在书法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唐中文成为一个公认的书法狂人,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了书法练习上。他买来大批书法名家字帖,整天泡在家里,如痴如醉地临摹,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甚至为了揣摩一个字的造型,他也经常琢磨个没完没了,直到睡觉前,手指还要在床单上比比划划;一旦有好的想法,立即披衣起床,认认真真写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唐中文获邀参加第三届中日精英书画邀请赛,作品第一次走出国门,并顺利获得铜奖;

1997年,他荣获第三次全国书画人才艺术交流会艺术成就奖;

1998年,38岁的唐中文,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世界书法家协会。得知消息后,他立刻给妻子打电话:“我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放下电话,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大哭。”直到现在,唐中文都觉得自己那次痛哭很是“莫名其妙”,只记得自己当时是“百感交集”。

成为一名书法家后,唐中文的工作岗位变了,依然在长航工作,却不再是一名风里来雨里去的船员,工作比以前轻松了。但在很长时间里,他却一直在怀念自己与长江朝夕相伴、在长江上“挥毫泼墨”的日子。

终于“成名成家”

唐中文的名气越来越大。2000年前后,他从长航辞职,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书法事业。他这样对别人说,“在长航的工作相对稳定。但如果在单位继续待下去,我的书法就很可能止步不前。”他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2003年,唐中文接受朋友的邀请,携妻子迁居到了气候温和的云南昆明,潜心钻研书法之道。十年磨剑,他在书法上的造诣进境神速。

2013年6月,唐中文受邀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展。

艺术交流展上,见到唐中文的书法作品《龙》,巴黎戴高乐中文图书馆馆长被迷住了,当即表示希望收藏这幅作品。

“很抱歉,这幅作品我要带回国。”唐中文的回答让馆长很惊讶。馆长不愿放弃,开出高价,但唐中文还是拒绝了。

事后,有人笑唐中文“矫情”。几位好友却明白,唐中文其实也缺钱,但他是真不愿意出售这幅作品,“真正满意的作品,他都看得像命根子似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中文的头衔越来越多,先后获得了“世界华人实力派书画家”“国际书画名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近年来又与沈鹏、欧阳中石、范曾等被评为“新中国书画八大家”。但事实上,对于这些头衔,他从来没有真正在乎过。

“我是个重庆人”

“我是重庆人。”这是唐中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家乡重庆,唐中文非常想念,“我时常想念重庆的火锅、夜景。”

至今,他还说一口地道的重庆话。

虽然回重庆的机会不多,但唐中文一直关注着重庆的发展,“重庆近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不管是经济建设、交通还是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衷心希望家乡变得越来越好。”

今晚,重庆卫视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