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正好应了那句话三军未动娘草先行。往往影视剧中都会对庞大运量部队进行了一些夸张的处理。那么这些粮食够吃吗?接下来就和小编探究背后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古代军队就靠运粮车来养活几十万军队

相信小伙伴在影视剧中都会听到一句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浩浩荡荡的运量车队翻山越岭,最终到达军营,那么就和小编一起来探讨下这运量车队所运的粮食是不是真的能养活这庞大的军队?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运粮车每日的行程是如何进行的

按《中国马驴品种志》蒙古马条目,马拉粮车每日行程,绝对不会超过50公里。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接下来笔者来做一个假设,如果作战区域是一千公里以外,那么往返需要40天。平均一匹马只能拉大约 500公斤,如果路上没有草料供应,那么马的饲料也要装在粮车上。按滚动摩擦系数只有5%,拉力是 25kg,乘以 50 公里= 1250公斤*公里算,已经是重役了!重役马每天需要 7-9个 饲料单位,即使按热值最高的大豆来算,算8饲料单位,重量是 8/1.34 = 6公斤,40天需要 240公斤。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在最好的情况下,如果运粮车输送1000公里,那么就会有有一半的粮食被拉车的马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运粮的途中马匹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如果是2000公里怎么办?小编认为最终只能接力输送,在1000公里处设置粮仓,马场,然后从这个输运基地出发送往下一个基地。每次接力的损耗是 0.5,那么只有 1/4 的粮食能够送到2000公里处,只有 1/8的粮食能够送到 3000公里处。

还有一点情况如果使用其它效率较低的畜牲,热值较低的饲料,那么这个运力就会大打折扣;遇到马匹受伤,生病,死亡,坏天气,路况不好,坏车,交通堵塞,请自行打各种折扣;再算上人的食物,饮用水,各种作战装备,衣物,被褥,军器,请自行打折;赶马车的人步行吗?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步行的话一天恐怕走不了50公里,不步行就得占用马车的载重;初始出发的粮仓,其粮食也需要从各处调集的,这后方调集的损耗得大大地打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食无在古代还是现在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代军队养兵费按多少算比较合理?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只是概说了个人日食两升,关于万历援朝兵力动员也有人日食三升的说法,我以前的观点则是:如果是一般状态下未脱壳用于存贮运输的粮食,至少要按3千克/人/天,折合口粮1。8千克/人/天来计算。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还说什么日食三升独孤雯。

其他各种损耗包括霉烂、亏秤、丢损等,相当于粮食总数10%。也就是在建国初期的共军内部,因为度量衡不可能绝对准确/霉烂丢损等原因消耗的粮食就得有10%,平均每人每天要实际吃2。6斤口粮,消耗近3斤,考虑到更广范围内的运输存贮消耗,每天3公斤粮食/1.8公斤(3。6斤口粮/天)对于古代军队的管理水平来说实际上是个底线数字 这样,一只部队全年的消耗以非成品粮,1石60公斤计算,约合18石/近1100公斤左右,约古时(以50年代中期或1936年为标准)一般年景下人均粮食产量的3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军队影视剧剧照

行军作战中的粮食消耗如何估算?

军队食物负担不仅包括口粮,还包括盐菜钱,以口粮占食物总消耗80%计,则日均粮食价格折算消耗为3。75公斤,全年1368。75公斤/约20石,约4倍于古时一般年景下的人均农业产值。

点击蓝色字体领取平安免费意外险

一支费用完善的常备军,费用不仅包括“粮”,还包括饷:至少要包括军队动员所带来的劳动力损害补偿:假设1个青壮年劳动力的经济价值和生产力相当于1户5口之家的1/2或四成,1个中等年景5口之家的年劳动产值折合2500公斤粮食(其中四成为非粮食经济力)则军队1年的粮饷总额为2368公斤未脱壳粮食,军队除了粮饷外还会有军械费营房费衣甲器材和日常消耗等。按清代军费研究,这些费用大概会占军费1/4左右(相当于现代军队的军火装备费,看来古代至今变化不大)那么1名粮饷完善步兵常备军的全部费用约3157千克粮价/年,约古代一般年景生产力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