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生至味,不过 安乐茶饭

  广州人冬至食D乜?80后惠美说要做腊味糯米饭,90后的答案竟然是……不如打开视频睇真D!

无须贵格食材,也并非厨师手艺,实在的广州人冬至有一碗腊味糯米饭足矣。想起一句歌词,“有了你开心啲,乜都称心满意,咸鱼白菜也好好味”,一家人齐齐整整地过冬至,吃的都是团圆的幸福感。

冬至周代已有,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自汉以来,冬至又名“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而后《唐书》载:“元正,岁之始;冬至,阳之复,二节并重。”唐代以冬至与新年并重,所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到了宋代民间更为热烈庆祝,一直延续至今。在广州人眼里,“冬大过年”还因为冬至在新年前面,有“引年”之意,与“长幼有序”同理。

这么多年来,冬至的庆贺寓意一直没变,变的只是每一代祝贺的形式。广州白云区村子里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才进门没多久的新媳妇惠美,80后,做过美食记者,对吃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说到冬至吃什么,惠美打算做腊味糯米饭,还会请奶奶碌煎堆,俗语都有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但惠美更倾向于在户外长桌上吃这顿团圆饭,因为圆桌的排位总是让她苦恼,而且她认为长桌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前面的人夹不到后面的菜,就会走动或者相互帮助夹菜,起筷提勺之间满满都是爱,家人团聚的气氛更浓烈。

蒸糯米饭 蒸蒸日上

“秋风起,食腊味”,秋冬一到,以前广州的家家户户都会做腊肠、腊肉。惠美为了找寻以前的味道,自去年开始每年冬天都会推出豐穌手工腊肠,采用天然粉肠衣,包裹手切新鲜土猪肉粒,带出腊肠的原汁原味。而糯米饭油脂丰富,有暖胃、补益中气的功效,所以在寒冬也特别受欢迎。因此,腊味糯米饭可以说是冬至最应景的美食。

最传统的做法是生炒糯米饭,糯米粒落镬不停翻炒,直至饭香软糯,这没有三四小时可搞不定,考验掌勺人的臂力,耐性以及对火候的掌握。如今,年轻人更倾向于直接用电饭锅煲,或是蒸腊味糯米饭。惠美家的冬至就会吃蒸的,糯米铺平了大蒸锅,架上层层叠叠的腊肉、腊肠、润肠,油汁滋滋往下滴,香气腾腾往上升,妥妥地呈现了广州人追求“蒸蒸日上”的好意头。上桌前再撒点葱花,淋上熟油豉油,一碗怎么吃得够。食材与做法都非常简单,广州人谦虚地将其看作“粗茶淡饭”,但内行人自然能看出个中坚持。

煎堆碌碌 金银满屋

广州人每到年尾还有“开油锅”的习俗。从小长辈就会说,“油角不能开口,不然钱财会漏;煎堆要越碌越有,越碌越顺。”惠美的奶奶,80多岁,人称黎小姐,乡亲们都说她手艺超群。黎小姐碌煎堆,先是捏大概5个硬币大的面团,然后用拇指往中间按,一边按一边转,按出一个均匀光滑的中空圆球,最后下油锅,趁热吃,过瘾!。这门手艺几乎失传,惠美也暂时没学会。

同样每年都会开油锅,让新旧朋友一起炸油角沾旺气的还有中国大酒店,酒店老员工今年为地铁报读者题下“安乐茶饭”四字。作为陪伴这座城市三十多年的所在,看尽人情,饱阅繁华,相信最能体会广州人对这四个字的追求。

蒸腊味糯米饭

材料

腊肠、腊肉、葱花、酱油、糯米

做法

1.糯米与水1:1放入屉盆/电饭锅。

2.将腊肠、腊肉放在蒸架上,

蒸大概15分钟。

3.把腊味直接放在饭上,剪刀剪粒。

4.撒葱花,淋酱油,搅匀即可。

备注

材料可以视个人喜欢增减,可以加香菇、虾米等;把腊味放在蒸架上,是为了防止米饭夹生,也方便油脂滴到饭里;直接在饭上把腊味剪开,也是为了让肉汁融入米饭,更香甜。

专题策划/有有 文/姚烨娴 图/广宁 视频拍摄/墨兜

(原标题:人生至味,不过 安乐茶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