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廷尉风流更不磨(图)

吕志雄

  皇帝过桥,一人从桥下突然蹿出,皇帝乘舆马受惊,立即有如狼似虎的卫士逮了这个人。眼看这个人的姓名已到阎王爷那里挂上号了,可经廷尉审问后,对这个人的处罚不过是罚金四两而已。别人不解,皇上大怒,说:“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说不定就摔伤了我,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廷尉却犯颜直谏:“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这样规定,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稍一偏失,而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或轻或重,老百姓岂不是手足无措?”许久,皇帝才说:“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
  这个廷尉就是汉朝法官张释之,他坚持“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法治理念,多次向汉文帝提出批评。后人赞叹道:“晏婴往日规齐景,廷尉风流更不磨。”然而,廷尉的“风流”在汉文帝时自是光彩万丈,可遇到汉景帝却不只是“磨了”,而是消失殆尽,变成了三缄其口、小心谨慎。为何?只因为在汉景帝做太子时曾被张释之依法惩治过。汉景帝别说听他的批评了,连看着他都觉得不舒服,虽拿不住把柄,还是贬他到淮南国去了。
  唐朝宗城潘评论说:“张公逢汉文之时,天下无事,至如盗高庙玉环及渭桥惊马,守法而已,岂不易哉!”意思是说,张释之遇到汉文帝,他所做的不过是守法办事而已,没有什么难的。这话说得好,却并不透彻。确实,是汉文帝成就了张释之,但从根本上说,是权力的依法行使成就了张释之。那个年代,皇帝就代表着权力。在对待张释之这个人上,汉文帝是按制度按法律约束着自个的权力,没有让感情泛滥,所以才有张释之多次谏言多次被采纳的佳话。可一旦这个条件变了,所有的佳话都碎成了灰,再被风一吹就没有了。当汉景帝即位,就把个人的感情凌驾于法律之上,让他代表的权力没有边界,在这样的情景下,张释之尽管想尽办法自保,还是免不了贬官,免不了祸及其儿子,至于进谏什么的,想都不用想了。
  近日,福建省委民主生活会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大家真切地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叫好。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氛围,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真正让权力在法律之下运行,以法律和制度的笼子让权力不再任性。只有做到了“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蔚然成风,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才能成为常态,干部队伍才能充满活力,才能书写“廷尉风流更不磨”的当代佳话。3
  画中话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4
  图/吕冰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