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朱哲琴:不走重复的路(组图)

2016年1月23日,朱哲琴现身成都。

朱哲琴闭眼冥想,空灵的歌声脱口而出。

传承并发扬民族手工业是朱哲琴的愿望。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歌手朱哲琴,当年因为这首歌,在青歌赛上一炮走红,随后,朱哲琴的《阿姐鼓》专辑行销全球56国,累计销量三百万张,被称“唯一得到国际认可的中国歌手”,后来她也成为了联合国亲善大使。
  但是,就在歌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突然从公众视野消失了。这几年她在干什么?日前,朱哲琴现身成都太古里,华西都市报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现身成都,重现天籁
  1月23日下午,在成都方所“看见民生体验沙龙”现场,朱哲琴着一袭黑裙亮相,长发在脑后高高挽起。闪光灯从各个角落投来,镜头前的她,别着笑猴胸针,手提香云素包。
  这次来蓉,朱哲琴的身份不是歌手,她是来为她的品牌“看见造物”吆喝的,其下的民艺产品落户成都已有一年。开场之前,朱哲琴妙手插花,用腊梅将专柜上的秋瓷花瓶装扮得花团锦簇。
  当天的活动现场,有不少60后、70后的歌迷到场支持。主持人提醒她到了分享音乐的环节,全场报以最热烈的掌声。粉丝期待她一展歌喉,重现当年《阿姐鼓》的风采。向来不循规蹈矩的朱哲琴,没有演唱自己的新歌或者成名作,而是邀请全体来宾,即兴创作了一段音乐作品:她以自己收藏的印度乐器作为基础音,将尼泊尔铜钵交由四位嘉宾敲击,营造了一个音乐的气氛之后,她鼓励观众随性发出“呜”声。和着“音场”,她闭眼冥想,空灵的歌声脱口而出,她一手握着话筒,另一只手则配合着音调的变化上下挥舞。
  她刚一开口,有的观众只顾着欣赏,忘了继续发声配合。她即兴创作了一小段之后,鼓励观众大方发声:“音乐是用来愉悦,不是用来敬畏的,大家别太小气,自然地唱出来吧!”参与人数陡增,音量瞬间提升。朱哲琴十分满意,继续闭目创作,她用天籁之音穿针引线,带领观众狂欢。一曲之后,有人感慨:“原来音乐可以如此自由和宽广,我从不知道自己也能如此酣畅地唱歌。”
  分享会上,在和嘉宾对话生活美学的时候,朱哲琴受其方言感染,突然飙出一句地道的四川话:“你说嘛,说起噻。”有的观众露出惊愕的表情,铁杆粉丝的提问却一语道破天机:“你曾在成都学习声乐,《黄孩子》唱片就是在黄龙溪拍摄完成,这次回到成都,是否感觉亲切?”
  朱哲琴微微一笑,大方承认和成都的缘分很深。“当初创作《阿姐鼓》的时候,我们从成都去西藏采风,后来成立了品牌,第一个专柜也设在成都。如你所说,我很喜欢成都,这里的人很亲切,创作土壤很好,我爱的人也在成都。”出道以来鲜有绯闻的她,最后一句话显得意味深长。
  灵魂歌者,一唱成名
  朱哲琴生于广州,家有4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三。她坦言,小时候没有受到过多管束,她可以自由追求喜好。她在广州市委大院里长大,身体不好经常生病,5岁的时候整天躺在家里。爸爸做了一台收音机,她自己摸索按钮,寻找“有音乐的频道”。她很有音乐天赋,去院子里听样板戏,回去就能模仿。
  “我妈妈说,我生下来就是产房哭得最好听的孩子!”说起小时候,朱哲琴歪着脑袋,眼睛忽闪忽闪,嘴角微微上扬,就像个孩子。
  朱哲琴7岁那年,考上广州东山区少年宫合唱团,被选出来唱二重唱。这个合唱团,就是著名的小云雀合唱团的前身。那时候,逢着周末排练,父母会给一毛钱零用钱,她用8分钱来往返坐车,还有两分钱的结余可以买根冰棍。可是如果有同学相约,她宁愿和大家结伴步行,多出来的钱还能大家一起吃冰棍。“排练一点也不苦,唱歌最快乐,那是很愉快的经历。”小学三四年级就在中山纪念堂演出,10来岁的时候第一次录音,聊起这些“成绩”,她怕记者不相信似的,补充了一句“我可是我们班的尖子生”!
  高考之后,她念了广州师大的中文系,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忠实读者。大学毕业后,和其他同学一样顺理成章地从事教育,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对音乐的渴望日益强烈。于是,她果断放弃了体制内的工作,参加了青歌赛,并一举成名。那是1989年,别人还在用音乐谈情说爱、大众还不知“环保”为何物的时候,朱哲琴演唱了第一首环保题材歌曲,讲述了一个因保护丹顶鹤而牺牲的女大学生的故事;1992年,她的《黄孩子》被认为是国内第一张音乐诗专辑;1995年,《阿姐鼓》作为国内第一张概念唱片全球发行。
  2014年,在第14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上,朱哲琴携新专辑《月出》成最大赢家,独揽“最佳民族/新世纪/世界音乐专辑”、“最佳女歌手”、“百家传媒最受瞩目年度女歌手”三项大奖。
  结缘川藏,人生顿悟
  朱哲琴在青歌赛上的歌声,吸引了四川作曲家何训田的关注。两个对音乐同样执着的人,从此一拍即合。何训田教授“咽音”,帮她重新建立发声标准,要把她的身体变成一个最好的乐器。1992年,两人合作完成了《黄孩子》。
  何训田一直想做张关于西藏的专辑,在南方长大的朱哲琴也对西藏充满神往。
  在西藏,有一种传说,用纯洁少女的皮,可以制成祭神的鼓——人皮鼓。这天在何家,何训田的哥哥、作词家何训有,商定用音乐来叙述这个故事。取什么名字呢?何训有双手一拍:就叫《阿姐鼓》,两人随即大声说好,随即,三人开始商议西藏之行。
  1994年,朱哲琴与何氏兄弟一起租车入藏,行进至卧龙一带,川藏地区的人物风貌逐一显现。此前,朱哲琴一直觉得中国画写意,直到看着车窗外掠过的远山白云,她心生感慨“水墨画就是写实”。她被大昭寺门口的一群老人感动,他们衣着破烂,却那么尽兴地唱歌,“原来人的生命可以与自然相连”。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阿姐鼓》,这首歌里,朱哲琴的歌声空灵清澈自由,悠远而神秘。一方面,以西藏传统的宗教教义,即“生死轮回”观念来稀释少女牺牲的残酷;另一方面,又以现代人对这个传统的超越感,来审美化地远眺这个残酷。因此,“阿姐鼓”在歌曲中幻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如梦的死亡历史的审美风景,在这个风景中,前现代的蒙昧残酷因为晕染了当代文化诗学的光辉而炫耀人心:悲惨消逝的阿姐在美丽的鼓声中重现了……
  高晓松曾表示,感谢朱哲琴为自己的创作带来启发:“她的音乐和创作鼓励和启发了很多作品、很多人,我当初如果没有听过她的《阿姐鼓》,就不会为萨顶顶创作出《万物生》,她的那些音乐是最初创作的起源。”
  专辑《阿姐鼓》,后来在5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成为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朱哲琴一跃成为国际级歌手。
  人生转折,传承民艺
  对于朱哲琴来说,成都是个转折点,拜师何训田、入藏采风之后,不仅是音乐,连整个人生都发生了改变。“突然拓展了视野,有了大局观,看到所处世界和时代。”
  《阿姐鼓》成名后,朱哲琴的音乐风格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歌声里多了少数民族的元素,声音神秘、淳朴、空灵。
  2009年,朱哲琴成为联合国亲善大使,她开始了少数民族音乐的专门调研。她请来设计师、艺术家、年轻音乐人,走访云南、贵州、青海、内蒙古、西藏等地,调研少数民族的音乐,同时,也开始寻访独具匠心的民艺。
  2009年,她做过壹基金四川羌绣帮扶计划的代言人;2010年,她曾带着团队考察民间手工艺项目。目睹民间手工业传承的缺失,她决定要去保护民艺,改善少数民族手工艺者的生活环境。“如果生活在一个假货充斥的社会,使用着粗制滥造的产品,你会开心吗?其实做民艺,除了保护民族文化之外,还要将文化作用于这个社会的人。”
  2012至2014年期间,她多次去贵州采风,看到黔东南织女的手织布、苗族绣娘的手绣品,喜欢得爱不释手。她和这些手艺人聊天时得知,这些看似简单古朴的作品,背后则是繁杂的工艺技巧和巨大的时间投入。女工们手织一匹布耗时半年,需要经过弹棉、纺线、挽线、芨浆、染纱等70多道工序,手绣一个图案,竟然蕴藏着几十种针法。由于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当地的妇女不愿再从事这些性价比不高的劳动,纷纷外出务工。
  朱哲琴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关注这些从事民艺的女工。一方面,她支持购买纯手工织物,邀请设计师根据传统材质重新设计,并请贵州绣娘亲手绣制图案;另一方面,她将销售利润10%用于“1+5传承计划”,支持民间大师培训、传帮带,试图以此让女工重拾绣针。
  于是,朱哲琴开始了转身,就像当初从《一个真实的故事》到《阿姐鼓》一样,她的脚步一定是独特的。
  在朱哲琴“隐退”的十年里,她并没有远离音乐,去年,她开始了在声音艺术的探索。
  “我不会停止。有些人看见一座山,爬上去,就站在峰顶了。有些人爬上去后,却看到另一座山。”朱哲琴说,“我没给自己那么多限制,平行做几件事,但如何安排和平衡需要智慧。”
  人物素描天生敏感精神洁癖
  回顾数次“跨界”转型,她用登山的体验予以总结:“我不喜欢回头,也不走重复的路,就一直在往前走。就像登山一样,当我攀登一座山峰,又看到前面的另一座山,我就要到那去。艺术是无界的,人心才会给自己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
  报考合唱团,放弃铁饭碗,以及之后进藏采风,寻访民艺,回头梳理这些经历和抉择,寻找、思考、离开,她总是从大潮的走向抽身而退,追寻自己的内心世界,“从小我就在为自己拿主意,我知道自己喜欢神,有些东西值得你去追寻。”朱哲琴说。
  23日下午,以主人的身份主持完这台私享会之后,朱哲琴回到工作人员身边,直言“我真的超常发挥了,我本来不善于演说”,兴奋的表情很像一个初次获奖的孩子。而在私底下,她是一个有点严肃的人,话语不多,声音很小,她尽可能用简洁明了的语句回答记者提问,很难想象,那些具有穿透力的歌声,和音乐公益、民艺传承的重任,都来自眼前这个瘦小的身躯。
  很多人都知道她天生的敏感体质,小时候走过工厂就全身过敏,长大后只能喝红茶,不能喝绿茶、花茶,以及没煮过的矿泉水。她还是个有精神洁癖的人,受不了某些声音、颜色,介意东西摆放的位置。但是,拥有这样脆弱的体质和挑剔的性格,她竟然是个旅行者。爬过西藏的雪山,跨过遍布地雷的安哥拉大陆,探访过非洲的艾滋病村,风餐露宿、舟车劳顿,都不是问题。
  从歌手到声音艺术家,朱哲琴转换了自己的位置。她不再选择作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选择站在对面,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创作。出道20余载,她并不高产,但每一部音乐作品问世,总有些标新立异的原创,在乐坛掀起一阵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