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草莓进入盛果期 加强田管防寒潮(图)

村民正在进行田间管理。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这两天天气不大好,我们基地里的草莓多少也受到了影响。”2月16日,双流县彭镇欣悦草莓基地里,基地负责人张磊正指挥着工人对坏死草莓进行清理。
  “3到5月是春草莓大量上市的时候,不过受近段时间的寒潮影响,很多草莓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坏死,或因授粉不足长成了畸形果。”双流县农发局草莓专家干大木建议种植户在春草莓进入盛果期采摘前,针对天气变化影响,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及时疏花、疏果,清除已冻坏的花果,及时追肥补充营养,预防病虫害,加强棚膜管理等。
  授粉不足 果实容易畸形“寒潮后,已经坏死的花果要清除掉,但是已形成的畸形果无须全部清除。”干大木介绍说,消费者普遍认为草莓畸形果是受农药影响形成的,实际上,授粉不足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气温下降,又是导致草莓授粉不足的重要原因。他建议种植户目前首先要及时疏花疏果。
  具体方法是:在花蕾分离期,对最后形成的花蕾要适量疏除,以去除花序的20%左右为宜,弱花序不必保留。这样可使养分集中,使留下的花朵坐果整齐,大小一致,果品质量得到提高,还可使成熟期集中,节省采收用工。疏果则是在幼果青色的时期,除去畸形果、病虫果。疏果是疏花蕾的补充,可使果形整齐,提高商品率。
  生长高峰 及时灌水追肥“目前,成都周边的春草莓都已经进入生长高峰期,再加之受冻后需要及时补充营养提高坐果率,应及时追肥。”干大木告诉记者,草莓根系较浅,对肥料的反应较为敏感,因此不宜施用碳铵、硫铵等化肥,而应以尿素、复合肥为主。发棵肥以每亩用尿素10公斤—15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30公斤为宜;花前肥在开花前追施,每亩用复合肥10公斤,每间隔10天—15天施肥一次。开花结果后,则主要以补充叶面肥为主,在草莓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3次。这样有利于增加色泽和甜度。
  干大木强调,草莓对水分的要求很高,所以在追肥同时要结合灌水抗旱。一般在现蕾前浇一次,果实膨大至成熟期,应根据田间墒情及时供应水分。每次灌水量要适宜,切不可大水漫灌。
  需注意的是,土壤含水量过多时,通气性差,会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而且地表湿度过大,也容易滋生病害。特别是果实成熟期,灌水量过大或雨季受渍,会降低果实糖度且容易烂果。
  气温升高 早防病虫害
  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升高,各种草莓病虫害也随之进入高发期。“草莓病虫害防治主要还是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干大木表示,对于病虫害防治,除了选用抗病虫品种,脱毒种苗等,还要及时清除病叶、果并集中烧毁;在开花和果实的生长期,要保持通风良好,加大防风量,以保持棚内湿度在50%以下。对灰霉病、叶斑病、芽枯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可选用波尔多液、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喷防。在发病后,应及时施药,将病害控制在始发期。病毒病主要是由蚜虫带毒传染,应注意防治蚜虫。此外,对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可用1000倍—1500倍液的辛硫磷药液浇灌毒杀,对红蜘蛛可选用克螨宝、克螨特等药剂喷杀。注意在果实成熟期,禁止施用农药。
  干大木建议通过物理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利用黄板诱杀白粉虱和蚜虫,安装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金龟子;覆盖银灰色地膜趋避蚜虫等。
  设施栽培 加强棚膜管理
  棚膜管理也是草莓设施栽培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干大木表示,目前草莓设施栽培主要分为简易小拱棚和大棚栽培两种。
  地膜要注意减少果实染病和污染,要求紧贴地面并压严,膜面要保持完整和清洁,直至采果结束。棚膜要每天揭盖,晴天早揭迟盖,阴天迟揭早盖,忌几天不通风通气,棚内温度要保持在28℃以下,目前还是以保温为主,但是随着气温升高,则要以防高温为主。
  作者: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