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的检察官故事]姚琳:幸福就是看见百姓的微笑

3年前,我第一次穿上检察制服的时候,激动地在镜子前足足照了20分钟。想来也是惭愧,那时的我竟然没想过“为什么要当人民检察官?”

记得2014年,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时,我有幸参加了多个层面的干警座谈会,会上大家逐一围绕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进行自我剖析,自己也不自觉地一一对照起来。说的是别人,可是脸红确是在一旁听的自己。那时的我才意识到——人民检察官,不是穿上制服这么简单。

后来,陆续跟着院里的老检察去乡镇社区做检民联系活动,每每都会有所收获,他们与群众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畅聊欢笑的场景,常常让我动容。人民检察官要走出办公室,走到街头巷尾,走进群众心中,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真诚与关怀,检民交流需要用心,去听,去感受,去学习,去积累。

今年,和同事去院里挂靠联系的嘉禾社区,与孤寡老人一起过了个不一样的元宵节。

那天我们赶到社区居委会时,热心的阿姨已经忙活开来。他们烧水的烧水,和面的和面,见了我们几个穿制服的女检察官说:“检察官同志,还是别忙活了,这面粉怕是要把你们衣服都给弄脏了,我们负责包汤圆,你们只管端过去就行了。”说着,便转身接着忙了起来。

见此情形,一同去的同事一边把制服外套脱了下来,一边说:“阿姨,你别看我们几个穿制服的好像花拳绣腿似的,不会做家务,可都是孩子的妈啦,家里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这点活咱们能行。”“是啊,我们这制服回去洗洗就行了,错过了和你们学包汤圆的好机会,那就可惜了。”“阿姨,我来和你一起揉面吧。” 我们几个一个接一个说着,很快就和社区的阿姨打成一片,融入其中。

不多会儿,居委会的楼道里就人声鼎沸了,原来是孤寡老人们听说,检察官来和他们一起过节,高兴得早早就来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她一人独居多年,身患几种疾病,第一眼看到她,就不由得想起我的外婆——满脸深深浅浅的皱纹,一样黝黑的皮肤,一样蹒跚的步伐,一样需要他人关怀。

我端上汤圆,走到老奶奶面前,对她说:“奶奶,你好!汤圆煮好啦,趁热吃,小心别烫着。”只见她将拐杖放到一边,搓了搓手,双手接过碗,激动地说:“哎呦,姑老太(仪征方言,即姑娘),你真好,谢谢你!”我们相视而笑。我想那时,感动我和奶奶的或许不是说的话,而是我们真心对待彼此,一个简单的瞬间。

法律是冰冷的,但我们的司法是有温度的;办案是孤独的,但只要为民就不会孤单!如果有人问我当检察官幸福是什么?我想说,幸福就是看见百姓的微笑。

(作者姚琳系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原标题:[我的检察官故事]姚琳:幸福就是看见百姓的微笑)